考研政治材料37題:"依法治國"及十八屆四中全會
2015考研第一場政治考試已經落下帷幕,新東方在線提供考研政治真題材料,方便大家查詢。
37.材料題
材料一:
2014年10月閉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黨在中央全會上第一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的問題,體現了對法治的高度重視,會議結束后,微博上的各種評論,滿是法治進步的渴望:"想要法治的果實,就要給它陽光雨露","期待法治進入與人民互動的2.0時代","法治不僅是宏大的,也是具體的;它關乎國家治理,更關乎百姓福祉"……
《韓非子》有句名言,"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尊奉法律,需要執政者,治理者發力,引導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體公民給力,用法律要定紛止爭。維護之,踐行之。網絡上,已經有人以普通人"小明"為例,演繹"四中全會與你我有啥關系",有人說,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氣,你可能不會時時刻刻意識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確,從出生到生長,從成家到立業,無不需要法治的護航,加強對財產權的保護,完善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提高環境污染的違法成本……四中全會催動"法治的春天",有著溫暖人心的春意,當越來越多的人在法治的護佑下感受著暢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為內心時時恪守的律令。
也不用回避,中國的法治還有很多問題,從"暫行50多年"的高溫條例,到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無完善法律,中國的法治進程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四中全會從立法、司法、執法、守法等方面開出了藥方,但最根本的是提升全社會對法治的信心與信任。正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所說,法律的權威源自于人民內心的擁護和真誠信仰,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嚴所系。
材料二:
法制是人類為了征服自己,由人類自己立法進行自我管理,這遠比征服自然困難得多。特別是約束公權力非有高度的覺悟、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難以成其事。任何國家法制的確立都不是在一盤散沙狀態下隨隨便便建立起來的,而是必須有集中統一的領導和部署。
迄今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國家是在群龍無首、四分五裂的狀態下實現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這些國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夠最終確立,都是自上而下、從官到民表現出對法治執著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國這樣擁有13億人口、情況極其復雜的大國建設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堅強統一的領導,要有統一的意志,堅決果斷一體推行。正是基于這樣的情況,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1)如何理解"法治關乎國家治理,更關乎百姓福祉"?(6分)
(2)為什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4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