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開考。縱觀近年的考研,有兩個趨勢日趨明顯,其一,考研熱度持續降溫;其二,絕大多數考生考研并非為學術,只是將其作為求職的“敲門磚”。
考生
七成以上稱考研為找工作
據統計,今年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人數持續下降,較上年降低6.5萬人。此前,中青網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大學生考研的最普遍目的是圓名校夢(42.8%),接下來是逃避就業壓力(33.7%)、重新選專業(33.1%)和進入理想城市(32.0%)。僅25.6%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大學生考研是因為對學術研究有興趣。另有多項調查顯示,七成以上考生只是“為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考研。
用人單位
更重能力而非學歷
考研,當真是求職“敲門磚”嗎?近一個月,記者曾到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松江大學園區多個招聘會現場觀察,一份市區中學老師的工作崗位,應聘者就排起了長隊,而隊伍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名校的碩士生。很多熱門的企事業單位并不關心求職者研究生學歷的學校、成績,很多招聘人員反而會問,“你的本科是哪兒畢業的”。許多碩士生反映,在就業市場上,自己的競爭力比不過本科生,因為本科生起薪較低,而現在招聘單位注重的是員工的技術操作能力而不單單是學歷高低。
據《201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預測,明年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的比例將達到1∶1。在用人單位看來,與其招來一個起薪五六千元的碩士、博士,從來沒有實際工作經驗,還不如招收一個本科生,甚至是高職生。上海及全國公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顯示,在大學生就業人群中,有實際經驗的高職生就業率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最低。
專家聲音
“貶值”的學歷新的就業壓力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考研應回歸研究本質。他說,現在很多學生選擇考研,并不是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許多人把考研當成一種出路,當作暫緩就業的一種方法。”與此同時,高校連年盲目擴招研究生,有些高校研究生的人數甚至超過了本科生,如此一來,研究生就業勢必遭遇“高學歷泛濫”困境。這樣一來,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其實都成了“貶值”的學歷。
有專家預計,越來越多高就業預期的碩士生隊伍,勢必帶來新的就業壓力。研究生就業難,根本不在于考生,而在于擴招的高校。如何瞄準新產業,以職業技能規律培養專業研究生;如何限定人數,保證質量地培養學術研究生,都是當下高校需要思考的問題。對高校而言,不是招一個研究生,收了學費,送一個學位,便可了事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