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17時,剛剛走出設在大連市第四十七中學研究生考試考點的小宋一臉疲憊地對記者說:“題挺難的,答得不太順。”盡管發揮得不理想,但小宋的心態挺平和:“要是這次考不上,我立馬找工作。”小宋只是2015年全國164萬考研大軍中的一員。盡管2015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不過考研人數卻出現下滑趨勢,比去年減少了6.5萬人,降幅為3.8%。我市此次考研的報名人數為18690人,比去年下降了近千人。
考研熱有所降溫,傳遞出啥信息?日前,記者在我市高校采訪了幾個典型案例。
是否考研?不少大學生更加理性
繼2014年遼寧省考研人數首次出現下降后,2015年全省考研繼續呈下降趨勢。業內人士表示,考研人數逐步減少,說明考生考研更趨理智。
“我們專業共46人,其中七八個保研,16人考研,其余的都找工作了。”對于身邊同學在畢業季的選擇,大連理工大學大四學生戴一昂隨口便說出這組數字。一直以來,小戴十分關注就業形勢,對自己也早有定位。不久前,他被中建八局三公司錄用。小戴告訴記者,他認為很多工科專業的學生,企業更看重實踐技能和工作經驗。“我不想耽誤3年去讀研,少了3年的經驗不說,還少賺不少錢呢。”小戴告訴記者。
只有兩成多人考研是為搞學術
小董告訴記者,班里考研的學生只有少數是真想要深造、做學問的,有的是礙于父母的期望,而部分女生可能是因為不好找工作,想讀個研究生,將來進個設計院之類的單位。
“可以看得出,在備考研究生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是很盲目的,有的開學后才想起要考研,準備的也很不充分。”我市某高校一位輔導員孫老師告訴記者,這類學生明顯的表現就是,不找工作,考研備考也不積極,屬于典型的“逃避現實”。
中青網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大學生考研的最普遍目的是圓名校夢,接下來是逃避就業壓力、重新選專業和進入理想城市。僅25.6%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大學生考研是因為對學術研究有興趣。另有多項調查顯示,七成以上考生只是“為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考研。
勿讓學歷貶值,考研應回歸本質
在前不久于大連理工大學舉辦的一場應屆畢業生招聘會上,一位我市某高校經濟學專業學生小劉向記者表示,一上午投了四五份簡歷,感覺這些崗位都不是特別理想,主要考慮薪酬問題,多花了3年讀了個研究生,結果待遇比本科生也多不了多少。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員的招聘人員孫先生向記者表示,當天該企業提供的崗位都是工科技術性崗位,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招。“一些工科技術崗位對專業基礎和深度還是有一定要求的。 ”孫先生指出,大學生考研不應盲目,即便要考,也要認真考慮是否繼續選擇原專業,以及自己的真正興趣是什么。
昨日,記者通過微博聯系上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他認為考研應回歸研究本質。他說,現在很多學生選擇考研,并不是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許多人把考研當成一種出路,當作暫緩就業的一種方法。”與此同時,高校連年盲目擴招研究生,有些高校研究生的人數甚至超過了本科生,如此一來,研究生就業勢必遭遇“高學歷泛濫”的困境。這樣一來,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其實都成了“貶值”的學歷。
1、全國:
2015年164萬考研大軍,比去年減少了6.5萬人,降幅為3.8%。
2、遼寧。
2015年共有62855名考研生,與2014年考生相比,下降幅度約為6.5%。
3、大連市:
去年考研人數19673人,而今年已下降至18690人,減少了近千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