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近日,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初試已經結束,據調查統計,金融學考研報錄比最高的院校為:
上海財經大學
金融學院
金融學
上海財經大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917年秋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辦的商科。1921年秋,商科東遷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學,為東南大學分設;1928年改名為中央大學商學院;1932年,從中央大學劃出獨立,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1950年改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陳云同志題寫了校名。1997年,江澤民總書記為學校80周年校慶題詞:“面向21世紀,把上海財經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會主義大學”。學校原屬國家財政部領導,并由財政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00年2月,劃轉教育部領導。
歷經幾代財大人的艱苦創業和努力奮斗,上海財經大學已成為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經、管、法、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1996年,學校通過了由財政部組織的"211工程"部門預審,翌年又通過了項目立項審核。2000年,教育部組織專家組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了優秀評價,并正式評定為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700余人,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在許多學科均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近年來,學校積極引進人才,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高學歷中青年教師,優化了師資隊伍結構。
電子科技大學
金融學
電子科技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坐落于有“天府之國”之稱的西南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子信息類學科合并創建而成。學校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首批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1年,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重點共建電子科技大學的協議,學校進入了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的行列;近年來又先后成為教育部-信息產業部、教育部-國防科工委重點共建高校。經過50多年的建設,電子科技大學形成了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成為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
學校占地5000余畝,包括清水河校區、沙河校區、九里堤校區等三個校區。其中,正逐步成為主校區的清水河校區占地4000余畝,總建筑面積約70萬㎡,種植銀杏、楠木、香樟、水杉、桂花等各類喬木2萬多株,基本建成數字化綠色校園。學校擁有館藏圖書220萬冊,數字文獻資源132810GB,建有現代化的運動場、體育館、網球場、游泳池、健身館等體育設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保險學院
金融學(含:保險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1951年,歷經60多載春秋,見證了我國經貿及相關領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發展、壯大與規范的全過程。學,F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在全國財經類校院排名中名列前茅。
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可追溯到建校之初。1954年9月,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和中國人民大學外貿經濟專業合并成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學院,即從中國人民大學轉入研究生19人,學校研究生教育由此萌芽。1981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為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1984年,學校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成立研究生部,研究生教育從此步入正軌,逐步發展壯大。
2007年,學校成為首批“北京地區高等學校國內外聯合培養研究生基地”之一。2011年9月20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揭牌成立。
目前,學校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五大學科門類。國際貿易學和國際法學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企業管理、世界經濟、民商法學二級學科,法與經濟學、低碳經濟學交叉學科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學校擁有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04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489人,校外導師420人。
截止2014年4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共授予608人博士學位、22094人碩士學位。在校研究生規模達到4500余人。近年來,學校廣受考生青睞,報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的人數均居全國高等學校前列,2013年,學校研究生招生規模突破2000人大關。
經過多年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教育已經進入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時期。展望未來,學校研究生教育將以培養高素質領軍創新人才的博士生、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的學術型碩士生和高層次復合應用人才的專業碩士為目標,以“提高質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辦出水平”為理念,以科研為導向,堅持國際化辦學特色,創新研究生人才選拔方式,改革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激發研究生科研創新活力,健全教育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為國家乃至全球發展輸送更多更優秀的高端拔尖創新人才,早日將學校建設成為國際化水平領先的國內知名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經濟學院
金融學
東北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師范大學。原名東北大學,創辦于1946年,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建立的第一所綜合大學。自1953年起,學校開始招收和培養研究生。1981年被批準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95年通過國家驗收,成為“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大學,1996年被批準為自行組織增列博士生指導教師單位,2000年被批準試辦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學校一直以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綜合性師范大學為目標,積極推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事業發展。
2000年研究生院成立以來,東北師范大學對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研究生教育發展迅猛。學,F有20個培養研究生的學院。有22個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34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151個碩士點,覆蓋了13個學科門類中除醫學、軍事學外的11個,形成了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綜合性學科格局。有教育博士專業博士學位點,教育碩士、公共管理碩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工程碩士、翻譯碩士、藝術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等17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同時招收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并根據社會需要,開辦了研究生課程班。擁有較為完善的教學科研平臺,有8個“十一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5個國家高等學校重點學科、21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12個博士后流動站。具有27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研究中心。
華南師范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金融學
華南師范大學的三個校區中,有著悠久辦學歷史的石牌校區位于廣州天河石牌,占地面積82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60多萬平方米、綠化用地36萬平方米、運動場地9萬多平方米。校區環境優美,景色怡人,人文景觀遍布,文化氣息濃厚。大學城校區位于番禺小谷圍,人文環境優越,自然環境優美,硬件環境一流,總占地面積9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積約18平方米。南海校區位于南海獅山,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校區內背帶青山,前抱綠湖,湖光山色,風景秀麗,建筑富于氣勢而又雅致,風格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色和現代化的建筑相映成趣。
目前,華南師范大學已逐步實施“十五”計劃,全面開展“211工程”“十五”項目建設,并將繼續調整和優化學科建設,加大校內管理體制改革和力度,加快學校建設與發展步伐,力爭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整體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居全國高校前列,在國際上有影響,具有鮮明特色、開放式、綜合性的教學科研型大學,為廣東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北京林業大學
經管學院
金融學
北京林業大學是國家教育部實施“211工程”的直屬重點高校。學校于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成為教育部批準的全國林業院校中唯一的研究生院院校。2007年在校研究生人數已逾3000人。建校五十五年來,學校共授予碩士、博士學位3900余人。連續多年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7%。
遼寧大學
經濟學院
金融學
遼寧大學研究生教育,經過幾代遼大人的努力,走過了35年的歷程。自1978年9月起,學校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4年1月,外國經濟思想史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遼寧大學研究生院前身是1977年在學?蒲刑幵O立的研究生科。1987年4月,由于發展的需要,學校決定成立研究生部;2003年9月,更名為研究生學院;2011年7月15日,更名為研究生院,統一負責學校的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等工作。
學,F有專任教師1230人,其中教授270人、副教授457人,博士生導師98人,碩士生導師49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雙聘院士1人。現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4個,其中設有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MBA(工商管理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JM(法律碩士)、MTCSOL(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FA(藝術碩士)等2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中國語言文學、哲學、法學、化學和統計學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具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6個,有6個博士后流動站;設有世界經濟、國民經濟學和金融學3個國家重點學科、32個省重點學科;設有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高校輔導員培訓與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轉型國家經濟政治研究中心。學校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7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學實驗平臺、2個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截至2011年年底,在校研究生共計7208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14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877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人員649人,課程班學員168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金融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座落于首都北京朝陽區。校園草木蔥郁,環境幽雅。功能齊全的教學樓,藏書豐富、實現自動化管理的圖書館,擁有衛星地面站和現代化語言實驗室的教育技術中心,設備先進齊全的網絡與計算中心,可供正式比賽使用的運動場和游泳場,舒適方便的學生公寓,神采飛揚的學生,溫文爾雅的教師……一切,都透露出這所高等學府的青春活力、現代氣息。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1951年。2000年以前為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所屬。2000年6月,原中國金融學院與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轉為教育部直屬。這是一所隨著國家的發展而迅速擴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著名學府。1997年成為首批被列入國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目前正朝著一流大學的目標奮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現有教職工14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656人,其中教授110人,副教授290人,外國專家30多人。另還聘有國內外著名大學的150余名教授專家作為我校的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這是一處群英薈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里新秀輩出。大批獲得政府特殊津貼、受聘擔任政府學術機構成員的專家學者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大部分中青年教師在國外留學或進修過,教學科研水平高,許多人被評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入選國家的優秀人才培養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金融學
經過近60年的建設,學校已基本形成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管、理、經、文、法、哲、教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學學科體系。學,F設有航空宇航學院、能源與動力學院、機電學院、民航學院等15個學院;設有無人機研究院、直升機技術研究所等128個科研機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研究應用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部級研究中心和科研基地11個;建有教學機構16個,其中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1個,F有本科專業52個、碩士學科點169個、博士學科點67個(其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博士后流動站12個。有飛行器設計、工程力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等9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導航制導與控制、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以及15個國防特色學科和14個江蘇省重點學科。
上海交通大學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金融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創辦于1896年、以南洋公學為前身的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一個世紀以來,形成了“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新”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10多萬優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科學家、教授和工程技術專家,為國家的繁榮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名校友有江澤民,以及陸定一、丁關根、汪道涵、錢學森、吳文俊、鄒韜奮、茅以升、蔡鍔、黃炎培、邵力子、王安等。在國家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交大校友有6位;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交大的校友有200多名。改革開放以來,一批較年輕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