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燕趙都市報報道 近日,隨著各高校開學,不少考研學生以及沒找到合適工作的留檔待業人員加入“校漂族”。根據一項針對京滬穗等地的調查,重點高校的“校漂族”約占畢業生5%,普通高校的“校漂族”約占10%。9月3日,2011年考研大綱正式公布,拉開了2011年全國考研準備戰的帷幕。2011年考研的人是不是會更多?今年的試題會不會比去年還難?相關話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記者 張凱)
報名日期 :三個時間點不容錯過
9月8日,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考研報名安排。
今年的考研報名將從9月25日開始。9月25日-29日每天9:00-22:00,應屆本科畢業生登錄研究生招生網(http://yz.chsi.com.cn)預報名,填寫報名信息。
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考生登錄研招網,按網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實填寫本人報名信息。其間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應屆本科畢業生預報名信息有效,無需重復報名。推薦免試生須在10月31日前憑推薦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發放的校驗碼在研招網上填寫報名信息,并與其他考生同期現場確認報名信息。
需要提醒考生們注意的是,11月10日-14日,考生要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確認報名信息并繳費、照相。
12月10日-27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陸研招網查詢考試信息,下載打印《準考證》。12月27日24:00,報名網站將關閉。
報名情況:就業前景不清 人數或升或降
2010年研究生考試報名約140.5萬人,較2009年的124.6萬增加了16萬,是2001年報考人數的3倍。2011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將會出現什么變化呢?
考研專家徐磊預測,根據其多年的觀察和對比,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是考研人數一個重要參考指標。經濟增長趨緩時,考研人數就會出現上升,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機還未解除的大背景下,預計2011年國內研究生報名數量還會繼續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
另一位專家甘源則表示,預計2011年報考人數在135萬人左右。除生源數量減少的客觀現實外,還與兩個原因有關。首先,眾多二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的差距在縮小,城市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持續增加,一些大學生已實現了就業,分流了一部分考研學生。其次,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認識到學歷并不是評價人才的惟一標準,價值多元化的認知也使一部分學生意識到,不能將考研當作回避社會競爭的通道,因此放棄了考研。可以說,面對考研,學生已經越來越理性。
招生數量的變化將直接關系到當年的錄取比例,因此,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也是學生們關注的焦點。專家普遍預計2011年全國研究生招生人數總量不會有大的調整,但在招生結構上將有所改變,專業碩士的招生比例將較上一年進一步提高,學術性碩士的招生比例則會繼續減少。
考試方向:命題方向不變 小心政治變難
9月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1年考研公共科目大綱。不出各家所料,經歷了2010年考研大綱的大改之后,今年的考研大綱變化不大。伴隨著新考研大綱的出爐,參加2011年考試的考生們,在著急等待的備考復習中也有了明確的方向。
縱觀今年的考研大綱調整,略有變化的是政治,主要表現在一些具體知識點的表述上。數學和英語的大綱基本沒有發生變化。新東方在線老師黃禎禎認為,大綱的穩定有利于已經按照去年大綱復習的考生們按原定計劃推進復習,對于考生的后期復習十分有利。在接下來的復習中,考生們應該注意幾點:首先,政治大綱中發生變化的知識點一定要熟記;秋季的二輪強化復習要在透徹掌握考綱要領的基礎上,重點對于掌握的不夠扎實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有的放矢;最后,在復習公共科目的同時亦要重視專業科目知識的復習備考。
對于還沒有開始復習的在校考生來說,由于目前各大高校已經陸續開學,考生已沒有集中的時間報考相應的輔導班,報考在職研究生的也面臨此種窘境。對此,黃禎禎建議:還沒有完成首輪強化復習的同學應該抓緊時間復習,加快復習進度,如果自主復習存在困難可以參加時間比較靈活的網絡輔導等方式,盡量在11月中旬之前完成強化階段的復習,為后期的鞏固和沖刺階段預留足夠時間。
小貼士1:三大途徑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現代社會職場競爭激烈,很多在職人員紛紛利用業余時間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目前,有三大本途徑可以獲得碩士學位。
途徑之一:在職單考
所謂“在職單考”就是指報考者以在職人員的身份參加每年1月份國家組織的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通過并被高校錄取以后以在職脫產的方式經過三年研究生學習而獲得相應學科的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途徑二:同等學力申碩
同等學力申碩是在職人員以在職不脫產地方式參加學位授予高校舉辦的研究生的學位課程學習,修滿相關學科的課程學分,然后再通過每年五月份由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外語和綜合科目的水平測試,按照與全日制研究生同等要求的學習能力獲得碩士學位。
途徑三:專業學位
小貼士2:歷年考研報考人數與錄取比例統計 年份 報名數(萬) 增長率 錄取數(萬) 報錄比例 2010 140 13% 46.5 3:1 2009 124.6 3.8% 47.5 3.3:1 2008 120 -- 39 3.0:1 2007 128.2 0.8% 36.4 3.5:1 2006 127.12 8.4% 40.28 3.2:1 2005 117.2 24.0% 32.494 3.6:1 2004 94.5 18.3% 33 2.9:1 2003 79.7 28.0% 27 2.9:1 2002 62.4 35.7% 19.5 3.2:1 2001 46 17.3% 11.05 4.2:1 2000 39.2 22.9% 8.5 4.6:1 1999 31.9 16.4% 6.5 4.9:1 1998 27.4 13.2% 5.8 4.7:1 數據僅供參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