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
本專業立足于中國北方地區,兼及中原與長江流域。目前擬定的主要學科研究方向有四個:(1)北方民族考古(2)中亞考古(3)中西文化交流考古(4)長江流域考古。同時涉及體質人類學、人種學、民族學、民俗學、環境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基本理論與方法的研究。
目前以本專業為基點,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承擔著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以及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等相關部委、省、區和校內的30多項研究課題。已完成和發表考古調查、發掘報告多種,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本專業與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新疆、山東、湖北、重慶等省區文物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建立了多處田野考古實習基地。本專業學術交流廣泛,與日、韓、俄、蒙古、歐美各國以及臺灣、香港等地區相關的考古學研究機構和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學術研究和交流關系,特別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已經與多所國外和港澳臺地區大學形成常年互派留學生的交流渠道。
本學科專業起點高,涉獵面廣泛,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現任教師有:魏堅教授、宋大川教授、呂學明教授、李梅田教授、馬利清副教授和王曉琨、張林虎、劉未、陳曉露、曹斌等5名講師。另專門引進了森谷一樹(日)和丁山(美)兩名外籍教師。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學術梯隊的年齡結構和研究方向配置合理。
目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考古學概論、田野考古學、考古學方法論、考古學及博物館學主文獻研讀、研究指導課、歐亞草原青銅時代考古、匈奴考古研究、鮮卑突厥契丹考古研究、蒙元考古研究、中亞考古與中西文化交流、體質人類學研究、環境考古、美術考古、考古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博物館學理論與方法、博物館陳列設計、考古攝影與繪圖測量、田野考古調查和田野考古實習等。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方法和最新學術動態,具有獨立從事田野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博物館陳列設計、文物保護與管理的能力。專業目標是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畢業后能夠勝任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及文物保護等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的高層次人才。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為高等院校、文物考古研究機構、博物館和相關行政事業單位。
本專業考試為單獨命題,考試科目為北方民族考古和中國考古學兩門。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