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介紹:
一、專業介紹
1、專業概況
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是由原工業經濟和貿易經濟專業發展而來的。兩專業均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批學科專業;是我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和首批國家級重點學科;第一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動站。中國人民大學首次在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中開設了“產業經濟學”,并編撰了《產業經濟學導論》、《產業經濟學》研究生教材,被國內產業經濟學界一致認為“填補了國內空白”。學科調整后,本學科點被國務院學位辦授權編寫“產業經濟學”專業介紹和碩士生、博士生培養方案,于1999年6月成為獲一級學科授權的學科點,率先推出產業經濟專業系列教材,發行量達到40多萬冊;并于2001年以全國第一的身份再次獲評產業經濟學重點學科。由于中國人民大學在流通產業研究方面處于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并形成了顯著的流通研究特色,自2004年起,我校又在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之下,設立了產業經濟學的兄弟專業流通經濟學。2007年產業經濟學科再次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的國家級重點學科評估,2012年起,本專業實施碩博連讀。
經過多年努力,產業經濟學在教學、科研、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國內產業經濟學界形成了如下優勢和特色:
(1)教學科研基礎雄厚,成果突出。該專業經過長期的學術積淀,延續了以《產業經濟學》為核心的第二代教學科研基礎,完成了從傳統產業經濟學向以流通研究為特色的研究轉型,在全國率先搭建起了流通產業經濟學的學術平臺。近五年,兩專業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35項,其中在“社會主義統一市場秩序”、“全球化條件下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分工定位”、“零售業技術裝備”、“環境保護與綠色壁壘”等領域形成的研究成果具有突出的前沿性和創新性,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
(2)形成了一流的人才培養基地。兩專業著力培養研究型人才,開展研究生起點教育,近五年共培養經濟學博士113名,碩士143名。在校研究生人均論文發表量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博士畢業生獲得了突出的成就。
(3)理論聯系實踐,社會影響廣泛。兩專業的學術骨干有10人次兼職于全國性的學術和科研學會(協會)組織,有19人次擔任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高級顧問或獨立董事,還有1人直接參與中央政策研究室政策研究工作,他們的影響力為學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具有跨學科集中攻關優勢。本學科點構架在中國人民大學基礎雄厚的經濟學科研平臺之上,研究方向跨越多個應用經濟學科,涉及產業經濟理論、企業發展理論、流通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商品學理論等諸多分支,并已經在跨學科交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流通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始終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從2012學年起,本博士點專業接受產業經濟學專業和國際貿易學專業碩博連讀研究生。
2、主要研究方向與研究內容
(1)市場體系與市場運行
以紀寶成、王曉東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秉承原有的“商品流通體制發展”研究傳統,融入了新的研究對象、研究視角和學術理念,以宏觀市場的重構、規范、規劃、運行和發展為對象,研究重點涉及決定市場運行規律與因素、新型市場宏觀調控體系、市場秩序規制、市場供求調節、市場運行模式轉換與機制矯正以及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健全等。
(2)產業發展與戰略產業
以徐佳賓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融合了原有的“企業發展與產業選擇”和“產業調整與產業融合”兩大研究方向,在產業組織理論中引入管理學的思想,以產業并購整合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強調“在產業融合和調整中實現產業發展,在產業選擇中確立戰略產業”的戰略思維。
(3)產業組織與市場競爭
以陳甬軍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對市場進行形成全新的交叉研究,運用產業組織研究視角和方法探討解決市場與產業結構矛盾的新思路。本研究通過對不同經濟時代產業組織基本矛盾的轉化以及各國市場競爭政策的變化進行研究,系統剖析了我國市場壟斷的發展歷程及反壟斷政策的重點。
(4)國際產業與貿易政策
以谷克鑒、王亞星、易靖韜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秉承“國際產業”的經濟學通用范式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產生的理論研究需求,基于本學科在產業經濟學和市場理論方面的優勢研究基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國際產業經濟學和國際貿易政策學兩大前沿研究領域,對國際產業與內外貿一體化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
3、專業培養目標
(1)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定位在產業分析人員、政府公務員和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制定依據的收集和政策效果的實證分析)人員上,要求畢業生能夠掌握產業分析的基本方法,通曉產業經濟和流通經濟的基本理論,并對產業政策和市場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中國人民大學致力培養既精通微觀管理技術和技巧,又具備中宏觀產業眼光和市場意識的人才,為大型跨國企業集團、證券公司行業分析機構以及政府部門輸送融合宏微觀分析視角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2)博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為在碩士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理論基礎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強化其理論修養和學術眼光,并在導師輔助下找到理論突破點,形成理論特長。產業經濟和流通經濟博士應當成為企業集團發展戰略的制定者、行業協會或經濟組織的行業分析專家或國家產業和市場政策制定的決策人員。他們就學期間所作的研究和畢業后作從事的工作,都會從產業的層次上對某一行業甚至整個經濟體系有所影響。
4、本專業師資力量
該專業現有學術梯隊共19名教師,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55歲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師(16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其中85%具有國外留學背景;本學科點學術帶頭人紀寶成教授擔任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暨學科評議組成員(應用經濟學科組召集人);領銜五大研究方向的其他學術帶頭人也均在學術背景、社會影響、學界聲譽等方面處于國內優勢地位。
5、對外學術交流
兩專業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近五年中參加了相關領域8次國際理論研討會,組織了2次國內大型的理論研討會,資助了“WTO、中國和亞洲經濟體”國際學術研討會;并與商務部、科技部、統計局、糧食局等其他市場監測單位實現了橫向交流和合作。
6、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
產業經濟學科為研究生開設“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理分析方法”等基礎理論課程,充分利用我校在國內經濟管理等學科領域的綜合優勢,為優秀研究生的培養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學與管理學理論基礎;開設“產業經濟學”、“流通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等學科基礎課,為研究生開展本學科領域的專項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證平臺;開設“產業經濟學主文獻研讀”、“產業經濟學前沿專題”、“產業創新與融合”、“反壟斷與管制經濟學”等專業課程,完善產業經濟研究的知識結構;開設“國際貿易政策前沿專題”、“經濟社會政策”等政策課程,強化產業經濟研究的政策分析視角,重點打造“流通產業經濟學”交叉學科課程,強化產業經濟研究的理論綜合運用能力。
(1)產業經濟學
(2)流通經濟學
(3)國際經濟學
(4)產業組織理論
(5)反壟斷與管制經濟學
(6)產業經濟學主文獻研讀
(7)產業經濟學前沿專題
(8)國際貿易政策前沿專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