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林業經濟管理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
1.專業概況
森林是陸地最大的生態系統,是實現環境與發展相統一的關鍵和紐帶。在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森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森林是可再生資源,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條件之一。森林變遷與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因素十分相關,同時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和環境問題國際化進程深刻影響全球和各國林業政策形成和林業的發展,森林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和各國環境和發展的焦點議題。
本學科是一門涵蓋社會學、經濟學、發展學、管理學、政治學和生態學、自然資源管理的交叉學科。作為一個年輕的博士點,本學科的研究對象和領域將大大超出該學科傳統給定的范圍。其特色是緊追國際化潮流,將森林問題國際化、政治化,從社會、經濟、環境和發展多重視角研究主要林業大國森林變遷的內在邏輯,在國內,緊緊圍繞林農、林業和林區發展中出現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2.本專業的研究方向有:(1)林業經濟與政策;(2)國際森林問題;(3)綜合自然資源管理與政策;(4)林區發展;(5)林業傳統知識與森林文化;(6)森林管理和林業治理、國際貿易;(7)林農行為研究。(8)林業合作經濟。
3.研究內容
在科學研究上,本研究方向緊密聯系實際,關注社會重大問題,強調科學研究對于國際和我國的林業政策制定的指導意義。重視多學科視角,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生態學和自然資源管理、發展研究相互借鑒和融合,具有明顯多學科交叉的特點。開展綜合性研究,研究方法融合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特點,將政策研究與倡導、研究目標和過程、實驗研究和行動研究、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等有機結合起來,已經初步形成了針對復雜系統開展綜合研究的一整套方法論體系。
在研究內容上,中國人民大學林業經濟與管理專業將形成鮮明的特色和優勢。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三林”(林農、林區和林業)視角的林業政策研究;參與式林業政策過程的理論、方法和實踐;多功能林業、傳統林業知識和森林文化;森林管理與治理;全球化背景下的資源管理政策和戰略;森林、濕地和草原管理的社區實驗與研究。
在教學上,本研究方向充分利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管理學的綜合優勢,積極引進西方林業經濟與政策的理論和方法,改革和調整教學內容,形成了適應新時代需求的課程體系。
在人才培養上,本研究方向充分利用全國優秀的學生來源優勢,形成了注重“三基”(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兩型”(實踐型、研究型)的人才培養特色。
4.專業培養目標:(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較強的事業心、創新能力和獻身精神,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高層次、高素質的專門人才。(2)掌握本學科內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承擔技術工作的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
5.師資力量:詳見學院的主頁介紹:www.sard.ruc.edu.cn
6.對外學術交流:本學科點多次成功舉辦國際的大型學術會議,并鼓勵本學科教師到國外接受培訓、訪問以及講學,此外,還積極聘請國外著名學者來本學科任教,或者邀請到本學科進行演講、訪問,共接待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加拿大、日本、荷蘭、德國、瑞士、瑞典等國,以及FAO、國際林聯、UNDP等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來訪。與包括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韓國國立首爾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美國耶魯大學、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德國佛萊寶大學、瑞典農業大學等國際著名機構建立學術合作關系。
7.本主業主要課程有: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林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學、自然資源管理、林經文獻選讀、發展社會學、參與式林業與社區治理、國際林業發展和政策研究、林產品市場與貿易、中國“三農”問題專題講座、外國林經專題、林業企業管理專題、研究方向討論課、質性研究方法等。8.畢業生就業去向政府機關、教育和科研單位、非盈利組織、企業管理部門等。
本專業招收博士生,博士生導師為:劉金龍、柯水發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