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漢某知名重點高校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牛靜很受傷—— “復試前強烈希望成為我的學生,各種表決心。一旦復試被錄取,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牛靜2010年博士后出站后開始任現職,至今已指導7名碩士研究生、1名博士留學生。通常,每年考研、考博有資格進入復試的考生,一般都會主動聯系所報考院系的心儀導師,進行自我推介、備考咨詢等,而導師一般也會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和考生志向,給予明確同意與否的回應或指導。“這是雙向的選擇過程,導師和學生都會慎重對待。”牛靜昨日告訴記者。
然而,本月14日、15日,牛靜所在的新聞學院先后舉行了2015級統考碩士研究生復試和師生“雙選會”,“復試前曾與我聯系1個多月,再三堅定承諾選我作導師的某外校考生張華(化名)卻不見其人。”牛靜說,起初她以為張華是復試落榜,還專門發郵件給張華,結果昨收到他的回復郵件,被告知復試已過并選擇了學院另一導師。
另一考生王莉(花名)是外校推薦免試保送生。“推免保送生也要復試,去年10月復試前,她也是10余次跟我郵件聯系表明自己確定選我做導師,后來才得知她幾乎同時跟學院其他數位導師都發了類似郵件,不少導師也有意選她”。
牛靜說,考生“一對多”跟導師聯系,是希望在復試時能多點印象分,這點完全可以理解。“但若你已對某導師明確表明了選擇,那就需從道德上履行這個你自愿做出的承諾。”牛靜直言。
昨日,牛靜將此感嘆發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引來在漢多所高校的數十位碩、博導同行共鳴,不少導師都稱遭遇過類似考研生的表決心,結果最后“被欺騙”。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