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還沒有畢業的醫學博士研究生,可以在一家區級醫院擔任什么職務?昨天,在羅湖醫院聘任兼職副院長暨臨床科研工作經驗介紹會上,29歲的吳松接過副院長聘書,他的分工是主管醫院科研,不過他不占醫院的領導職數,不拿一分錢工資。
“燈多自然容易找到鑰匙”
1986年出生的吳松,至今發表學術論文34篇,申請發明專利16項,還主持國家自然基金1項。他用PPT向同行們簡要介紹了自己的經驗,他提出選題設計的20個字:緊跟臨床、挑戰權威、跟蹤熱點、鍥而不舍、資源整合。對于資源整合,他目前所做的海外孔雀團隊項目就是由中山大學提供人才培養,深圳二醫院提供臨床基地,美國提供技術研發。他強調,團隊配合最為高效,“燈多自然容易找到鑰匙”,他將一個醫學問題的解決比喻為黑暗中找鑰匙,僅有一盞燈亮了,不見得可以找到鑰匙,只有眾多的燈光亮起來,才會找到鑰匙。
三位院長頒發證書
在頒發聘書的環節上,兩位羅湖醫院前任院長和一位現任院長共同為吳松發聘書。其中,一位是市二醫院院長蔡志明,他不僅曾任羅湖醫院院長,還是吳松的導師,正是他向相關部門推薦吳松的。如同蔡志明所說,“吳松兼職副院長是來了解基層的,是來搞服務的,是給大家幫幫忙的”。
羅湖區衛計局局長張國平也曾擔任過羅湖醫院院長。他表示,吳松作為特殊人才到羅湖醫院兼職,是經過區領導和相關部門充分論證的,同時“他不占醫院的領導職數,不拿一分錢工資”。
現任院長孫喜琢說,吳松是一位難得的年輕醫學人才,他有非常的洞察力,可以通過一些較常規的手段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他來到醫院兼職搞科研,可以更加有力地帶動科研氛圍。
“我已經與團隊合作了”
吳松具體將開始從哪個項目著手?對于記者的提問,吳松表示,他將根據羅湖醫院在一項生殖畸形校正手術數量在全國最多的實際,開展這種疾病的機理研究,希望為這種罕見病的預防做一些探索。“那從何起開始工作?”他答道:我已經與團隊合作了,差不多有一周時間了。
1986年出生的吳松是中山大學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專業方向為腫瘤免疫學,為國家與地方聯合腫瘤基因組關鍵技術臨床應用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深圳特聘研究員,還擔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機構的腫瘤基因研究員。
吳松主要從事泌尿系統腫瘤臨床及科研工作,發表學術論文34篇,其中在24篇被列入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他主持國家自然基金1項、深圳市基礎研究項目1項,深圳市技術開發項目1項,參與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973項目1項;申請發明專利16項。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