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道家隱士洪應明的名作《菜根譚》對于大多數2016考研的學生來說都不陌生,作為一部富有漢民族生活倫理思想的讀物,其中提到了大量的關于人生修養、處事原則方面的道理,其中有很多道理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很有啟發。
【菜根譚】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考研啟示】做了好事總想著趁機抬高自己超過別人,給人一點恩惠總想著借此結交好友,做了點功德總想著讓世人驚駭,樹立節操總想著標新立異,這些都是好的思想中的不良傾向,也是追求義理道路上的障礙,最容易混雜夾帶,最難拔除。這些私心雜念必須全部清除干凈,斷絕它的萌芽之根,如此才能顯現人心向善的真實本體。很多考生在考研方面太過急功近利,不論是決定考研的動機,還是選擇目標院校和專業,包括復習時候的一點一滴,心思都不夠淡定。覺得自己考上研究生了便能高人一等,覺得自己讀了名校熱門專業就很拉風很有面子,甚至某個模擬試卷比別人分數高也能沾沾自喜好一陣子。我們不能要求考生讀研究生的動機完全是出于熱愛,但也不能讓世俗欲望蒙蔽了真心,否則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菜根譚】心體澄徹,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意氣和平,常在麗日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
【考研啟示】內心世界澄凈清澈,如映照在明亮鏡子或平靜水面上,那么天下就沒有什么令人厭惡的事情;意志神態平和安靜,如沐浴著燦爛陽光和煦春風,那么天下就沒有什么令人憎惡的人物。這段話應該很好理解,情緒的控制能力是一直伴隨著我們考研復習全過程的一個問題。對周遭的事物悲觀、對周遭的人看不順眼,絲毫不會對我們的個人成長有任何幫助,讓自己的心體澄徹、意氣和平才是正道。 最后再送大家一句《菜根譚》里面的話:“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至于是什么意思、該如何理解,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哈哈。
【附】
《菜根譚》
作者:洪應明
簡介:《菜根譚》是儒家通俗讀物,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為核心,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大道;融處世哲學,生活藝術,審美情趣于一體;它似語錄,卻擁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它似隨筆,卻擁有隨筆所不及的整飭。它是一部文辭優美、含義深邃的讀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煉人之意志、催人奮發向上的中國文學作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