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中有個定理叫做“二八定律”,即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非決定性,因此又稱二八法則。這個定律說明了在2016考研的學習中確實存在捷徑。其關鍵在于你能否找到屬于自己的那20%優勢,最終才能收獲80%的回報。
一、20%是奮斗目標和自身優勢
二八定律類似于考研政治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這個知識點。要抓住考研中的“主要矛盾”,首先要明確奮斗目標,其次是明確自身的優勢。進入考研復習之后,你應該首先明確你的優勢科目和弱勢科目是哪些,然后把優勢科目作為自己的殺手锏,做到遇強則強。然而有的考生認為自己的優勢科目可以放下不管,反過來去專供較弱的科目,這實際上就犯下了戰略上的錯誤,沒有正確拿捏到那20%才是自己獨有的致勝法寶。因此在考研中我們要避免丟了西瓜撿芝麻。
二、80%是次要而不是不重要
80%就是指那部分“次要矛盾”了,當然它只是次要而不是不重要。對于自己的弱項比如說有的人英語基礎薄弱,有的人政治基礎為零,這樣的同學當然要花時間猛攻這類科目。但是我們要在策略上分配好時間。對于個別科目極弱的考生來說,我們對其目標可以定的低一點,過線就好。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專業課中,反之亦然。
三、“二八定律”不等于投機取巧
有人對于“二八定律”有個誤區,即認為只要找到那20%的關鍵,就能獲得80%的成果。這樣的話聽起來就是很不靠譜的。對于2016考研來說,成功的捷徑無非兩個,第一是策略,第二是勤奮。策略是研路上的指向標,避免大家迷失方向,但是,這漫漫長路走下來,沒有辛苦的付出怎么能行。
每個人在考研中都有屬于自己的獨有優勢,有的人記憶力好,有的人基礎扎實,還有的人懂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此,在2016 考研中,我們要做個“二八青年”。首先找到屬于自己的“必勝法寶”,在保證這把寶劍刀刃鋒利的同時,更不要忘記要用自己的勤奮把短板補齊。有了這樣的雙壁合一,拿下2016考研就不是事兒。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