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方向導師:袁濟喜
一、袁濟喜、1956年出生,上海人。1978年至1982年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本科。1982年年本科畢業(yè)后就讀于該系中國文學批評史碩士研究生專業(yè),1985年研究生畢業(yè)后獲文學碩士學位。1985至199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任教,任講師與副教授。1995年至200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任教,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與教學。2005年至今在國學院任職。1997年起任教授,2001年起任博士生導師。2009年起任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論與魏晉南北朝文學。
1994年被選為北京市第一批新世紀人文社科理論“百人工程”成員,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西南大學特聘教授。
二、主講課程
本科生:1、中國文學理論史。2、《文心雕龍》研讀。3、六朝美學與人生。
研究生:1、中國古代文藝學。2、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論。3、集部專題研究。
三、科研立項
1《傳統(tǒng)美育與當代人格》,主持,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材“百人工程”資助項目,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2、《中國古代文藝學》,國家社科基金頂目,主要參加者與撰寫者。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3、《中國古代文論精神價值的現代傳承》,主持,200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頂目,已結項,更名《中國古代文論精神》,由山西教育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
4、《魏晉南北朝思想對話與文藝批評》,主持,200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已結項,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
5、《漢末三國兩晉文學理論批評編年考論》,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在研中。
6、《魏晉南北朝士人活動與審美范疇構建》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2JJD50018),在研。
四、獲獎情況
《六朝清音》(主撰),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
五、社會兼職
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中華美學會常務理事,擔任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等。
六、主要論文
1.《論六朝文學精神的演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2.《興:魏晉六朝藝術生命的激活》,《文藝研究》,2001年第4期。
3.《論“興的審美意義》,《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
4.《六朝文體論的人文蘊涵》,《江海學刊》,2004年第5期
5.《從“神感說”探討古代文論的“神思說”》,《廈門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6.《王弼的經典闡釋與六朝文論》,《江海學刊》,2006年第1期。
7.《六朝佛教對文論精神的升華》,《學術月刊》,200年第9期。
8.《兩漢文學批評與心理體驗》,《文學評論》,2007年第2期。
9、《論梁代皇族蕭氏兄弟的文學對話》,《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10、《建安文學:從思想對話到文學批評》,《江海學刊》,2009年第5期。
11、《從劉勰梁啟超的文學趣味論審美視當代中國文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12、《從莊子的思想對話看文藝批評》,《中國文學研究》,2011年第2期。
13、《論北魏后期兩代士人文學旨趣之異同》,《求是學刊》,2011年第2期。
14、《再論西魏、北周之際文學復古思想的興起與衰落》,《江海學刊》,2011年第3期。
15、《從風俗批評到審美批評———應劭〈風俗通義〉新探》,《學術研究》,2011年第12期。
16、《從集部形態(tài)看文學觀念在中國》,《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夏之卷。
17、《漢魏士人問題與文學批評之演變》,《中國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18、《〈文心雕龍〉與孟子學說論析》,《國學學刊》,2013年第3期。
19、《論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人文精神》,《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年第4期。
七、主要著作
1、《六朝美學》(修訂版),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2、《人海孤舟:漢魏六朝士的孤獨意識》,獨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3、《興:藝術生命的激活》,獨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4、《六朝清音》(主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傳統(tǒng)美育與當代人格》,獨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7、《古代文論的人文追尋》,獨著,中華書局,2002年。
8、《承續(xù)與超越---中國傳統(tǒng)美學與當代》,獨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9、《中國古代文論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獨著,2005年。
10、《新編中國文學批評發(fā)展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1、《中古美學與人生講演錄》,獨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12、《〈文心雕龍〉解讀》(教材)(與陳建農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13、《中國古代文藝學》(與蔡鐘翔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14、《魏晉南北朝思想對話與文藝批評》,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15、《國學十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