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我院2015年碩士推免研究生生接收工作,根據《重慶大學關于接收2015年推薦免試生工作的通知》(重大校研〔2014〕35號)的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訂復試錄取工作細則如下:
一、推免研究生招生復試領導小組、工作小組
(一)領導小組
組長:郭興明
副組長:霍丹群、黃克瓊
組員:王貴學、陳國平、楊力、王遠亮、王伯初、田學隆、蔡開勇、劉曉紅
秘書:石軼松
(二)工作小組:
組長:霍丹群 聯系電話:023-65112673
組員:石軼松 胡功玲 王歡 段軍睿
聯系電話:023-65102508 18623558175 郵件:shiyis@cqu.edu.cn
(三)考核小組:按照學科(專業)成立綜合面試考核小組。其中面試考核小組成員一般不少于5人。
領導小組負責接收方案的制定、審核通過錄取、推免新生獎學金評定名單及處理爭議。
工作小組負責接收方案的實施,包括資格審核、復試安排、成績復核與匯總、完成錄取程序等。
考核小組負責復試面試評分等環節。
二、推免生接收條件:
凡正式獲得推免資格并填報了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相關專業的志愿的推薦免試研究生均可參加復試,復試合格予以錄取。
所有被錄取的推免研究生將獲得第一年的全額學業獎學金(第二、三年的全額學業獎學金對推免生單列,經學院年度評估合格者,可繼續獲得下一年度的全額學業獎學金。)
被錄取的推免生有機會獲得以下優秀推免新生獎學金:
(1) 新生國家獎學金:碩士1年2萬元,每學年評選一次,獲得研究生新生國家獎學金的研究生在規定學制年限內,經學校年度評估合格后,可繼續獲得下一年度國家獎學金。
(2) 優秀推免新生一等獎:一次性獎勵10000元。
(3) 優秀推免新生二等獎:一次性獎勵5000元。
生物工程學院2014級共接受推免生21人,其中新生國家獎學金2名、優秀推免新生一等獎6名,優秀推免新生二等獎9名。
三、推免生復試、錄取辦法
(一)復試、錄取原則
1、堅持科學選拔。積極探索并遵循高層次專業人才選拔規律,采用多樣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確保生源質量。
2、堅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結果公開、監督機制健全,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
3、堅持全面考查,突出重點。在對考生德智體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礎上,突出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專業素質等方面的考核。
(二)復試考核:
復試考核方式為綜合面試(含英語聽力與口語),由學院按照招生學科及方向組成5人復試小組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面試。主要考察學生的專業思想,治學態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和培養潛力。
面試前審核材料:學生的個人陳述、大學成績單、能力證明材料
面試考核內容:
1、英語聽力與口語 20分
2、科研素養、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50分(參考個人陳述)
3、綜合素質30分
面試時間不少于20分鐘。要求復試時作詳細記錄,及時給出評語和分數。滿分為100分。
(三)錄取:綜合面試合格即被錄取,并獲得第一 年的全額學業獎學金(第二、三年的全額學業獎學金對推免生單列,經學院年度評估合格者,可繼續獲得下一年度的全額學業獎學金。)
(四)優秀推免新生獎學金評定:
被錄取學生按照自愿原則可申請國家獎學金、優秀推免新生一等獎學金、優秀新生二等獎學金,學院按照申請情況、面試成績進行擇優評定。
四、復試監督及復議
實行責任負責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所有參與復試的工作人員都要認真負責,嚴守秘密,切實維護復試工作的公平公正,對違反招生紀律并造成嚴重后果者,將嚴肅查處。
學院招生復試領導小組在復試成績公布10日內接受考生申訴,對申訴問題經調查屬實的責成復試小組復議,若考生對復議結果還有異議,由學院復試領導小組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復議。
五、復試時間安排
(一)、資格審查:向學院提交(面交或通過快遞公司):
1、第二代身份證復印件一份;2、學生證復印件一份;3、兩張1寸免冠照片(體檢1張,學院留1張);4、大學期間的成績單原件;5、反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6、個人陳述(格式見附件,1000字以內,主要陳述個人性格及特長、對報考專業的認識、對研究生階段的規劃以及將來的職業規劃),7、導師志愿表(一式兩份、學院存檔1份、個人保留一份。8、復試費(150元)。
資格審查不合格者不予復試。對提供虛假信息或材料,一經核實將取消復試資格、錄取資格(已復試的考生)或學籍(已入學的考生),責任由考生自負。
(二)綜合面試及錄取(按照復試志愿填報情況分批舉行,具體安排電話通知)
(三)推免新生獎學金評定(初步定在10月20日舉行,具體安排電話通知)
本細則由學院研究生辦公室負責解釋,電話:023-65102508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2015-9-17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