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既然這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一個人,那我們的行為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別人的影響。如果讓你站在幾百人的面前做個演講,我想很多人都會覺得有壓力,那如何克服和看待這個壓力呢,心理學家拉塔納提出了社會影響理論。有些人抗干擾能力強一些,有些人則弱一些,還有些影響則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2016考研心理學社會影響要涉及的內容。
2016考研
社會影響(一)
1.說服
(1)說服模型:①霍夫蘭德改變-說服模型。說服者、說服對象、說服信息和說服情境構成態度改變所關聯的四個基本要素,其中說服者、說服信息和說服情境構成了態度改變的外部刺激,亦即構成了說服對象的態度對象。霍夫蘭德的說服模型指出,說服對象態度的改變與否與說服對象態度中的情感成分密切相關。該模型主要說明說服在什么時候產生和怎樣產生。他們認為,只有當他人注意到說服信息,理解信息內容,并且接受了這些信息的時候,說服才能發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個階段任何一個階段出問題,說服都不能引發態度改變。當態度發生改變后,新態度會經歷以下幾個發展階段:保持,態度轉變為行為,一旦態度轉變為行為,該行為將加強或激化新態度,逐步固化為信念,成為持久的行為模式。②認知和反應理論。陪狄和卡司歐伯認為,說服存在兩條路徑:中心路徑和外周路徑。中心路徑的說服建立在論據的邏輯性和強度上;外周路徑的說服建立在與說服內容性質或品質無關或額外的因素上。
(2)關于說服的效應:①睡眠效應;②好心情效應;③接種效應;④過度理由效應;⑤留面子效應與登門檻效應;⑥折扣技巧;⑦滾雪球。
來自他人的社會影響,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他人的數量、重要性和接近性。拉塔納曾用光的作用來類比。光照在平面上,平面接收到的"光量",不僅取決于開了多少燈,而且取決于燈泡的瓦數,以及它與平面的接近程度。個人所受來自他人的影響與他人的數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與個體的接近性有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