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情況簡介
吳征宇,2002年獲得南京大學歷史系(國際關系史)博士學位。自博士畢業后,一直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任教至今,現聘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主要從事國際關系的思想/理論及戰略研究方面的教學與研究。本人曾經先后在英國杜倫大學政治學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國際關系學系及其它英美大學從事過訪學和博士后研究工作。個人科研成果主要包括三部學術專著以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論文集中的論文三十余篇。
個人著述目錄
學術專著
《地理政治學與大戰略》,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霸權的邏輯:地理政治與戰后美國大戰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肯尼斯·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翻譯著作
《大國外交,1815-1914》吳征宇、范菊華(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國際政治:常在概念與當代問題》時殷弘、吳征宇(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譯叢主編
“世界強國海洋戰略譯叢”,北京:人民出版社
“國際關系理論精品譯叢”,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學術論文:
(英文期刊)
“China's Arms Transfers to Africa and Political Violence”,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Vol. 25, No. 3, 2013(合作者Ian Taylor)(SSCI期刊)
“Toward ‘Land’ or toward ‘Sea’?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 66, No. 3, 2013
“China and Maritime Transformatio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Vol. 1, No. 2, 2013
“From Refusal to Engagement: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Peacekeeping in Afric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frican Studies, 29(2), 2011(合作者Ian Taylor)
(中文期刊)
“向‘陸’還是向‘洋’?”,《二十一世紀》(香港),2013年第2期。(總第135期)
“地理戰略論:一種大戰略分析框架”,《大觀》,第10期,2013年5月。
“海權與陸海復合型強國”,《世界經濟與政治》,2012年第2期。
“地理政治變遷與日本對外政策”,《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2期。
“馬漢與海權的歷史影響”,《大觀》,第8期,2012年6月。
“神話與現實:開羅會議與中國的大國地位”,《大觀》,第7期,2012年2月。
“從開羅會議到雅爾塔體系”,《大觀》,第7期,2012年2月。
“馬丁·懷特與國際關系理論三大思想傳統”,《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年第5期
“地理政治變遷與21世紀前期的美國大戰略模式”,《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2期。
“論陸海復合型國家的戰略地位”,《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7期。
“海權、陸權與大戰略”,《歐洲研究》,2010年第2期。
“地理政治變遷與日本對外戰略”,《大觀》,第4期,2010年11月
“均勢與霸權:路德維希·德約的國際關系思想”,《大觀》,第2期,2010年3月
“離岸制衡與選擇性干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10期。
“先秦國家間政治思想與現代國際關系研究”,《當代亞太》,2008年第6期。
“海權的影響及其限度”,《復印報刊資料·國際政治》,2008年第7期。
“霸權、同盟及其對中國的啟示”,《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年第4期。
“結構理論、地理政治與大戰略”,《國際觀察》,2007年第9期。
“蘭克vs.德約:均勢現實主義與霸權現實主義”,《歐洲研究》,2007年第2期。
“論蘇聯發動第二次柏林危機的主要原因”,《國際觀察》,2006年第6期。
“‘邊緣地帶’vs.心臟地帶’”,《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5期。
“制衡的困境:均勢與21世紀的世界政治”,《歐洲研究》,2006年第2期。
“國際關系理論研究在中國”,《學術研究》,2005年第9期。
“重新考慮‘心臟地帶理論’及其戰略涵義”,《現代國際關系》,2005年第3期。
“主權、人權與人道主義干涉”,《歐洲研究》,2005年第2期。
“‘正義戰爭理論’的當代意義論析”,《現代國際關系》,2004年第8期。
“論‘安全兩難’”,《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3期。
“從霍布斯到沃爾茲”,《歐洲研究》,2003年第6期。
“‘結構理論’的結構”,(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政治》,2003年第8期。
“均勢自動生成的邏輯機理及內在缺陷”,《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8期。
“沉著應對≠自廢武功”,《現代國際關系》,2003年第2期。
“五十年代的美國與東亞”,《美國研究》,2002年第1期。
“關于層次分析的若干問題”,《歐洲》,2001年第6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