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教授,博士。1962年生,黑龍江依蘭縣人。1981-1985年就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1985-1987年就讀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語言學研究生班,畢業后留校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至今。1989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學位。
曾應邀赴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匈牙利、西班牙、智利、阿根廷、新加坡、南非、越南、瑞士、墨西哥等國家任教、短期講學或參加學術會議。
獲得過國家漢辦頒發全國優秀對外漢語教學獎、全國優秀對外漢語教師獎,中國人民大學第五屆、第八屆、第九屆優秀科研成果獎,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兼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理事,《世界漢語教學》、《華文教學與研究》、《語言教育》、《國際漢語教學研究》、《海外華文教育》等專業期刊編委,曾任首屆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領域:
1.漢語語法(漢語語法本體研究,面向對外漢語教學漢語語法研究)
2.對外漢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教材編寫與評估等)
3.國際漢語教育(國際漢語教學策略、跨文化教學理論與實踐)
研究生課程:
1.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研究
2.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3.漢語語法分析
主要著作:
《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思考》,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漢語綜合課教學理論與方法》(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對外漢語教材通論》,商務印書館,2012。
《單音形容詞原型特征模式研究》,商務印書館,2014。
主要教材:
《發展漢語(第二版)》(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套教材包括聽、說、讀、寫及綜合五個系列,初、中、高三個層級,共28冊,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2012。
發表論文(論文近90篇)主要有:
《“要是S就V了”句式語義語用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現代漢語“形+賓”現象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現代漢語“形+動態動詞”考察》,《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1期。
《同義單雙音節形容詞對比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第4期。
《從分布上看副詞的再分類》,《語言研究》2002年第2期。
《單音形容詞重疊的式和語法意義》,《對外漢語研究》第二期,商務印書館,2006。
《試論現代漢語完句范疇》,《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1期。
《基于語體的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構建》,《漢語學習》2003年第3期。
《論第二語言教材評估》,《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語體研究的范圍和內容》,《漢語學習》第2004年1期。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針對性》,《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第2期。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實用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3期。
《文化教學的剛性原則和柔性策略》,《海外華文教育》2007年第4期。
《普通話在國際漢語教學中的核心地位》,《漢語學習》2009年第2期。
《關于構建國際漢語教育學科的構想》,《世界漢語教學》2009年第3期。
《國際漢語教學理念與策略探討》,《國際漢語教育》2010年第一、二輯(連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國際漢語教學學科建設若干問題》,《語言文字應用》2010年第2期。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原則與實施重點》,《華文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3期。
《文化內容呈現方式與呈現心態》,《世界漢語教學》2011年第3期。
《論專門用途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2011年第3期。
《關于“漢字難學”問題的思考》,《漢語國際傳播研究》2013年第1輯,商務印書館。
《國際漢語教學隱性資源及其開發》(執筆),《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2期。
《漢語國際化的內涵、趨勢與對策》(執筆),《語言文字應用》2014年2期。
《非學歷漢語教學的學科屬性與學科地位》,《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4年第1期(創刊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