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基本資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社會職務、獎勵、榮譽稱號
楊慧林教授(1954- ),男,出生于北京,文學碩士、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社科基金專家評審組成員等。
主講課程“西方文藝理論史”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4)、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國家級精品課程(2009)、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2006年還曾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
2、教授課程
西方文藝理論史
西方文化理論與宗教研究
西方人文學術的問題與方法
英譯國學經典研讀
3、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文論、基督教詮釋學
4、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重大項目“中國古代經典英譯本匯釋匯校”(2010- )
5、主要科研成果
代表性學術著作有《神學詮釋學:圣言·人言》(2001)、《基督教的底色與文化延伸》(2002)、《西方文論概要》(2003)、《在文學與神學的邊界》(2012)、《西方文論概覽》(2013)、《意義》(2013)等;并在美國出版學術論文集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work of Yang Huilin(2004)以及China, Christianity and the Question of Culture (2014)。
代表性論文如下:
1.《中西“經文辯讀”的可能性及其價值》,《中國社會科學》2011/1
2.《西方文化心理結構中的莎士比亞》,《文藝研究》1988/6
3.《基督教精神與西方文學》,《文藝研究》1991/4
4.《20世紀西方文學的神學傾向》,《文藝研究》1994/3
5.《當代神學對文論研究的潛在價值》,《文藝研究》2004/3
6.《“圣杯”的象征系統及其解碼》,《文藝研究》2005/3
7.《早期基督教文學概說》,《外國文學評論》2000/3
8.《讀解圣言:神學解釋學向現代解釋學過渡的問題》,《外國文學評論》2002/1
9.《詮釋和想象的空間:批評史中的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外國文學研究》2006/6
10.《“反向”的神學與文學研究:齊澤克“神學”的文學讀解》,《外國文學研究》2009/2
11.《“本地化”還是“處境化”:漢語語境中的基督教詮釋》,《世界宗教研究》2003/1
12.《齊澤克所說的基督教遺產究竟是什么》,《世界宗教文化》2010/5
13.《西方馬克思主義宗教論說的六個問題領域》,《世界宗教文化》2012/1
14.《從“差異”到“他者”:海德格爾與德里達的神學讀解》,《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4
15.《學術制度、國家政策和語言的力量》,《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1
16.《“經文辯讀”與“詮釋的循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5
16.《文化傳播的雙向考察:名詞的動詞性與動詞的交互性》,《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3/1
17.《評謝列貝克斯〈信仰的理解〉》,《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06 秋季號
18.《宗教研究的“比較”意識與“對話”精神》,《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09 春季號
19.《“反向”的觀念與“反轉”的邏輯:對齊澤克“神學”的一種讀解》,《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10 春季號
20.'Scriptural Reasoning' and the 'Hermeneutical Circle', (英國)Literature and Theology 2014, 28 (2)
21.Language and Missionary Universities in China,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9/1
22.Religious Stud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6/1
23.Inculturation or Contextu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美國)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24.Three Concerns in the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美國)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25.What Theological Ethics Mean to the Contemporary,(美國)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26.The Moralized Sino-Christianity and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 Morality,(美國)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27.The Unio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ble and Its Hermeneutical Analysis,(美國)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28.The Re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lobal Ethic in China, (德國)China's New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allenges and Expect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Frankfurt: Peter Lang Press, 2005
29.James Legg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n China, (法國)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vol. 337 (no. 1) 2011
30.To Reverse our Premise with the Perverse Core: A Response to Žižek’s ‘Theology’ in Chinese Context, (美國)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s Critique vol. 19 (no. 3) 2011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