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學分:2
周學時:2 總學時:34 開課學期:1.2
開課學院: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英文名稱:
適用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
課程類別:大類平臺選修課
課程修讀條件:先修課程大學物理、大學化學
網絡課程地址:
課程負責人:所屬基層學術組織: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二、課程簡介
材料科學基礎是是了解、分析和掌握材料性能的入門課,是材料類工科學生必學的重要基礎課。
三、教學目標
總目標:為學生從事材料及其制品的設計、生產和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
知識目標:課程采用理論講授的方式,要求學生了解材料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形成與發展趨勢,掌握無機材料、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規律與特點。
能力目標:建立從材料設計、組織控制、制備加工到性能評價與工程應用的概念體系,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內涵,學會分析材料問題的方法。
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在材料方向的專業素質,滿足社會對材料方向人才的需求。
四、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第1章緒論(2學時)
11材料的定義、分類及基本性質
111金屬材料
112無機非金屬材料
113高分子材料
114復合材料
12材料科學與工程概述
121材料科學的由來
122材料科學與工程的性質與范圍
123材料科學在工程中的作用
第2章材料結構基礎(8學時)
21物質的組成、狀態及材料結構
211物質的組成和狀態
212材料結構的含義
22材料的原子結構
221量子力學的幾個基本概念
222原子核結構
223原子核外電子
23原子之間相互作用和結合
231基本結合(化學鍵合)
232派生結合(物理鍵合)
233各種鍵性的比較
234原子間距和空間排列
24多原子體系中電子的相互作用與穩定性
241雜化軌道和分子軌道理論
242費米能級
243固體中的能帶
25固體中的原子有序
251結晶體的特點與晶體的性質
252晶體幾何學基礎
253晶體的類型
26固體中的原子無序
261固溶體
262晶體結構缺陷
263非晶體
264擴散
27固體中的轉變
271固體中的轉變類型
272平衡和相變
273相圖
28固體的表面結構
281表面力和表面力場
282表面能和表面張力
283表面結構及幾何形狀
284固體表面的特性
第3章材料組成與結構(10學時)
31材料組成和結構的基本內容
32金屬材料的組成與結構
321金屬材料
322合金材料
323鐵碳合金的基本知識
324非鐵金屬及合金
325非晶態合金
326金屬材料的再結晶
33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組成與結構
331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組成與結合鍵
332無機非金屬材料中的簡單晶體結構
333硅酸鹽結構
334無機非金屬材料的非晶體結構
335陶瓷
336碳化合物
34高分子材料的組成和結構
341高分子材料組成和結構的基本特征
342高分子鏈的組成和結構
343高分子鏈的聚集態結構
344高分子材料的組成和織態結構及微區結構
345聚合物共混材料
35復合材料的組成與結構
351復合材料定義及分類
352復合材料的組成
353復合材料的結構
354復合材料的界面
第4章材料的性能(10學時)
41固體材料的力學性能
411材料的力學狀態
412應力和應變
413彈性形變
414永久形變
415強度、斷裂及斷裂韌性
416硬度
417摩擦和磨損
418疲勞
42材料的熱性能
421熱導率和比熱容
422熱膨脹性
423耐熱性
424熱穩定性
425高分子材料的燃燒特性
43材料的電學性能
431電導率和電阻率
432材料的結構與導電性
433材料的超導電性
434材料的介電性
44材料的磁學性能
441物質的磁性
442磁疇與磁滯回線
443金屬材料的磁學性能
444非金屬材料的磁學性能
445高分子材料的磁學性能
45材料的光學性能
451電磁輻射及其與原子的相互作用
452反射、吸收和透射
453材料的光學性質
454旋光性及非線性光學性
455光澤
456發光
457光敏性
46材料的耐腐蝕性
461物理腐蝕
462化學腐蝕
463電化學腐蝕
47復合材料的性能
471復合材料的特性
472復合材料性質的復合效應
473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
48納米材料及效應
481納米材料的結構
482納米材料的基本物理效應
483納米材料的應用
第5章材料的制備與成型加工(4學時)
51材料制備原理及方法
511金屬材料的制備
512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制備
513高分子材料的制備
52材料的成型加工性
521金屬材料的加工工藝性
522聚合物的成型加工特性及成型加工方法
五、考核及成績評定方式
序號
|
考核方式
|
成績比重(%)
|
1
|
期末筆試
|
50
|
2
|
平時成績(上課表現+作業)
|
50(上課25+作業25)
|
合計
|
|
100
|
六、教材及參考書目:
類別
|
教材名稱
|
編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教材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
|
顧宜、趙長生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10年
|
參考書
|
材料科學導論
|
馮端、師昌緒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02年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