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綜合三》包括3個方面:1.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2.食品衛生學;3.食品安全(OR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
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食品衛生學:要求學生了解國內外食品工廠加工中的衛生要求,熟悉加工良質食品及食用安全的基本理論,掌握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識及防止污染的措施。
食品安全:要求對食品生產(包括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檢測)中影響食品安全性因素的危害評價和檢測進行考查。要求學生熟悉食品安全生產的基本理論,掌握食品安全性分析檢測的基本技術與方法,依據現行的法規和標準能夠分析檢測和評價食品的安全性。
一、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
1.食品分析基本知識
要求掌握食品分析中的數據處理等知識。
2.樣品的采集、制備與保存
要求掌握樣品的采集、制備與保存等知識。
3.肉類水產品鮮度的測定
要求掌握總發揮性鹽基氮測定、魚類組胺測定
4.水分與水分活度測定
要求掌握水分的測定:主要包括熱干燥法、真空干燥法、蒸餾法、卡爾·費休法等。
要求掌握水分活度值的測定:主要包括擴散法等。
5.灰分的測定
要求掌握總灰分的測定方法、水溶性灰粉和酸不溶性的測定方法。
6.酸度的測定
要求掌握果蔬及某些食品中常見的有機酸、總酸度的測定、PH值的測定、揮發性酸度的測定。
7.脂類的測定
要求掌握脂類總量的測定,包括索氏提取法、堿性乙醚提取法、巴布科克氏法等;以及油脂的酸價,過氧化物值等的測定。
8.維生素的測定
要求掌握VA、VE、VC等含量的測定。
9.碳水化合物的測定
要求掌握糖類提取,澄清、還原糖測定。掌握淀粉的測定、粗纖維的測定等。
10.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測定
要求掌握蛋白質的定量方法、氨基酸的總量測定。
11.食品添加劑測定
要求掌握漂白劑的測定(SO2的測定)、發色劑的測定(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測定)、抗氧化劑的測定(BHA、BHT的測定)、防腐劑的測定(苯甲酸、山梨酸的測定)等。
12.食品中重要元素的測定
要求掌握鐵、碘、鈣、錫、砷、鉛、汞、銅、鋅等元素的測定。主要包括:硫氰酸鹽比色法、重鉻酸鉀比色法、高錳酸鉀滴定法、苯芴酮比色法、銀鹽測砷法、古蔡氏砷斑比色法、雙硫腙法、二乙胺二硫代甲酸鈉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二)食品衛生學
1.緒論
食品衛生學的概念,食品衛生學研究的內容、方法和任務。
2.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識
食品污染的概念和分類;食品加工過程細菌的污染及預防措施;霉菌及霉菌毒素對食品的污染及預防措施。
3.食品中有害化學物質衛生標準
4.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的定義、分類;各類食品添加劑如甜味劑、防腐劑、抗氧化劑、護色劑、漂白劑與著色劑的安全使用與管理。
5.食品包裝的衛生
食品包裝的分類、基本衛生問題、衛生要求;食品包裝材料及容器的衛生安全性評價。
6.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概念;細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動植物中毒;有毒化學物質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發生時的處理及對策。
7.食品原料的衛生
糧食的衛生;食用油的衛生;豆類的衛生;肉的衛生;奶的衛生;禽蛋的衛生;水產品的衛生;果蔬的衛生;飲料酒和調味品衛生
8.食品工廠用水衛生
食品工廠的水質衛生;食品工廠的用水處理方法;食品工廠的廢水處理方法;食品工廠污水排入地面水的衛生規則
9.食品衛生管理
食品衛生法規體系概述;食品企業的衛生管理;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管理;進出口食品的衛生管理
(三)食品安全
1.基本概念
了解食品安全學主要內容、研究方法、任務及最新進展,掌握食品安全學的基本概念。
2.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1)了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概念、范圍、內容及原則。
2)了解食品安全法律規范及法律體系。
3)掌握食品安全標準的意義、標準分類、標準的制定。
4)掌握食品安全法。
5)了解國際食品安全標準。
6)掌握食品良好生產規范。
7)了解ISO9000和ISO14000
8)了解HACCP
二、題型分布
試卷主要由名詞解釋、填空題、問答題及論述題組成。
三、考試方式和時間限制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時間為180分鐘。
四、參考書目
王永華主編,食品分析(第二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食品衛生學》,輕工業出版社,2007。
丁曉雯,柳春紅(主編).食品安全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