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緒論
1.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熟悉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2.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第二部分空間數據基礎
1.掌握地球橢球體、大地水準面、大地基準面、地圖投影、地圖比例尺的定義與作用,以及定義一個地理坐標系的基本構成要素。
2.了解我國地理信息系統中常用的坐標系類型和基本比例尺地圖系列。
3.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數據源及獲取途徑,掌握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內涵。
第三部分基本數據模型與分析
1.熟練掌握地理信息系統中的矢量和柵格數據模型,理解兩種數據模型的特點及其相互轉換,熟悉地圖數字化的基本方法。
2.熟練掌握結點-弧段和面條兩種矢量數據結構,游程和四叉樹兩種柵格數據結構,了解空間拓撲關系的定義,以及拓撲相鄰、相離、相接、相交、包含、交疊等六種拓撲關系的含義。
3.掌握線性參照和動態分段的定義與作用,及其在道路和設施等管理中的應用。
4.了解空間數據精度及質量控制的內容,以及空間數據元數據的概念。
5.了解地理編碼的概念和應用。
第四部分空間分析
1.熟練掌握疊加分析、緩沖區分析等基本空間分析的核心思路與實現方法。
2.了解空間統計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空間自相關、回歸分析和趨勢分析等。
3.掌握圖和網絡的基本概念,道路等網絡的創建方法,以及常用的最短路徑分析等網絡分析方法。
4.掌握數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及其生成方法,了解DEM和TIN兩種結構的特點。
第五部分空間數據建庫與可視化
1.了解常用的空間數據庫平臺和空間索引方法,掌握空間數據建庫的基本流程。
2.掌握空間數據屬性查詢、空間關系查詢和聯合查詢三種基本的地理信息系統數據查詢方法。
3.了解計算機地圖制圖的流程,掌握各種專題地圖的特征和制作過程及數字地面模型的可視化方法。
第六部分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
1.了解網絡地理信息系統(WebGIS)的特點和主要實現方法,掌握組件式地理信息系統(ComGIS)的概念與特點,了解常用地理信息系統開發組件的功能。
2.掌握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的類型、方法與步驟,了解軟件工程的概念與思想。
3.了解“3S”(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的基本概念與特點,以及“3S”集成技術在城市規劃、管理等中的應用。
第七部分:綜合應用
1.掌握利用各種空間分析方法,解決城鄉規劃和管理中的選址、定位和資源配置等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掌握空間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方法,可對特定的應用問題進行數據的分析和提取,給出邏輯關系正確的數據庫設計方案。
復習時注意的問題
(一)題型及各部分比例
1.名詞解釋(20分);2.選擇題(10分);3.問答題(40分);4.綜合應用題(30分)
(二)主要參考資料
1.黃杏元等編著,《地理信息系統概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美)Kang-tsung Chang著,陳健飛等譯.《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