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通史·共和國卷》首發,這是《南京通史》系列中的第五部專著。《共和國卷》由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董國強領銜主編,記載了新中國成立至 2000年南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概貌。特別是改革開放后變化日新月異,二三十年前南京發生的文化逸事,今天看來竟也既熟悉又遙 遠。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可
參加廣場舞要交“電費”
今天遍地可見的廣場舞,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在南京流行開了。通史記載,當時年輕人喜歡去歌舞廳跳舞,中老年人則熱衷在露天舞場跳舞,他們主要是為了鍛煉身體,或排遣心中寂寞。南京的繡球公園、玄武湖公園、白鷺洲公園、明故宮公園等都是熱門的露天舞場。
露天舞場的時間與現在的廣場舞不同,后者一般在傍晚晚飯后進行,而前者只要天一亮,露天舞場的舞就跳起來了,是一種健身的方式。而在形式上,現在廣場舞是一種團體操式的舞,而露天舞場上的則是華爾茲、倫巴、恰恰、三四步等交際舞。
現在的廣場舞是居民間自發組織、自發參加的,而二十年前的露天舞,參加者還要向組織者交幾塊錢的電費,才能進場跳舞。
學生偶像:雷鋒+9個歌星
上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進入大提速時期,通史專門用一個單元記述這時南京城中出現的新面貌。
當時,南京首個顯著的熱潮就是追星熱,而且追的是港臺歌星。1993年曾有人做過統計,南京一家電臺一周的點歌單有28首歌,其中23首是港臺流行歌曲,在南京不少中學港臺流行歌曲集幾乎中學生人手一本。
1993年3月,南京電視臺等單位曾面向初高中生舉辦“十大青春偶像”評選活動,結果,除了雷鋒躋身第5名,其余的都是劉德華、林志穎、郭富城、鄭智化等港臺歌星。
當年10月,譚詠麟在南京的演唱會上,出現了6名少女沖上臺去忘情擁抱、瘋狂索吻的鏡頭。時至今日,還有網友在論壇中“炫耀”現場觀看譚詠麟 1993年南京演唱會的回憶,“提前一周票全賣光了,其實我兩場都沒有坐自己的座位,混到了130元的第一排。記者爭搶著拍照,20分鐘就把帶的膠卷全拍 完了。譚校長的那次個唱令我很自豪,談起校長我臉上也有光。”
大會堂里選“南京小姐”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還有一熱,就是選美熱。今天各類選美,是為廣大少男少女進入娛樂圈提供一條途徑。而當時各地舉辦這類活動,是為了借“選美”這一形式,充分展現一個城市的公共形象。
1992年,南京舉辦了首屆“南京小姐”評選活動。據記載,初選報名的“盼西”就有1300多人,8月200多名選手進入復賽。這次十佳小姐評 選,充分體現了南京科教名城的特點。復賽選手中,有6名碩士,大專文化以上的近半數。在復賽階段,參加選美的“盼西”們不僅要經過面試,考察形體、步態、 樂感;還要進考場做卷子,參加筆試考察常識知識。
最后,入圍總決賽的20名選手在南京人民大會堂角逐,來自南京醫學院(今南京醫科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馬曼紅獲得第一,馬小姐還戴上了價值一萬元的梅花鉆石金冠。
第一家網吧只有老外去
今天無孔不入的互聯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中國。南京不是最早的通商口岸,卻是中國最早通國際互聯網的城市。
通史記載,1995年國內率先開通了國際互聯因特網。入網之后,電腦可以收發郵件、傳真,才真正成為一種傳播工具。南京通網的消息一經公布,半年就有近千用戶開通,南京用戶的發展速度也僅次于北上廣。
今天南京有超過千家網吧,但整個網吧行業已經下滑萎縮。南京最早的網吧出現在1997年,位于上海路上。這家名叫“網絡酒吧”的小店,之前做酒 吧生意,后來在店堂中設置了12臺電腦,其中3臺可以上網。其上網收費的標準是半小時10元,參考當時人民幣購買力,這個價格比較高,只有南大的外籍師生 和在南京的外籍員工前來光顧。
據介紹,《共和國卷》是《南京通史》系列專著中繼《六朝卷》、《民國卷》、《明代卷》和《清代卷》之后正式出版的第五部專著,目前已在各大書店上架。未來,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還會組織編纂南京通史的史前秦漢卷、隋唐五代宋元卷以及綜合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