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音樂學院阮專業碩士研究生華卉在綜合樓201演奏廳內,成功舉辦了她的畢業音樂會,為她的碩士階段的學習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音樂會上的六首樂曲,由傳統樂曲、風格性樂曲與用現代手法創作的樂曲三種類型,演奏形式以獨奏為主。華卉以一曲輕松活潑的《悠遠的歌聲》讓觀眾一開場便被柔美、動聽、韻味十足的新疆舞曲吸引。接下來的《孤芳自賞》來自于作曲家劉星,華卉以其沉穩、純潔的演奏,準確地詮釋了作曲家的思想主旨。作曲家劉星的現代派作品,技術難度頗高,華卉除了《孤芳自賞》外,還選擇了《山歌》和《第二中阮協奏曲》(第三樂章)兩首樂曲,這也充分體現出她的自信和演奏實力。而通過彈奏中國阮專樂奠基人林吉良先生創作的蒙古族風格的《草原抒懷》,也讓我們看到華卉對傳統風格樂曲精髓游刃有余的把握:大音程滑音運用嫻熟,沒有生澀之感,讓顆粒性的音符流動出的草原底蘊多了一份特別的味道。
音樂會上華卉使用了經過她與王振先教授一起研制、改革的半無品大阮彈奏傳統古曲《梅花三弄》。這把大阮,在形制上借鑒古琴和三弦的形制特點,將大阮上9品改為指板,使大阮的技法得到了豐富,顫、拉、揉、滑的運用更加自如,左手對韻味的塑造大幅提升,同時,由于大阮后15品不變,因此,其高音區的音色和彈撥樂器共通的顆粒性特點也沒有損失,在音樂表現力上的張力亦得到強化,同時讓阮在傳承上的古樸特色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得到凸顯。雖然半無品大阮在此次音樂會上是首次公開亮相,但是演出效果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華卉也以用情至深的演奏彈出了她心中的《梅花三弄》,不僅讓觀眾為之動容,自己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那淚水里,有自己在大阮改革中的艱辛付出,有成功演繹時的喜悅,更有即將離開母校和老師的不舍。此外,由于半無品大阮是阮樂發展新的科研成果,因此還需要大量演奏者和新創曲目的跟進,而這也正是華卉在未來專業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華卉的導師徐陽教授,是我國著名的阮演奏家、教育家,在阮器樂的復興發展、理論研究、藝術實踐及專業教學體系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華卉便是其最得意的門生之一。在她眼中,來自于江南水鄉的華卉,不僅有著南方女子的婉約、含蓄,更有著多方面的能力和音樂潛質:技術全面、基本功扎實、音樂語言細膩、嚴謹、音樂風格內斂、不張揚、有內涵,具有很好的舞臺把控能力。在筆者看來,臺上的華卉雖“形單影只”,但扎實嫻熟地用阮族樂器演奏出的音樂卻豐富多彩;她的音樂單純、平實,卻具有很強的訴說感和敘事性。
華卉4歲學習琵琶,先后師從于俞嘉老師,李光華教授和吳瓊副教授。2000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2002年考入附中入徐陽教授門下習阮,并先后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正統學習,大學期間又副修柳琴,得到柳琴名師張鑫華老師的指點,因此能夠博采眾長,讀書期間就多次在重要場合中展露才華,并在國際國內各類比賽中斬獲金獎、一等獎等獎項,可謂收獲滿滿。
本次畢業音樂會,是華卉10余年專業音樂學習的總結,也是其阮樂生涯的新起點,未來她還有推廣半無品大阮、促進阮樂理論和實踐共同發展的艱巨任務,她也將帶著師友們的期望繼續前行,為阮樂藝術的發展,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原標題:華卉阮專業碩士畢業音樂會在北京舉行(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