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8歲的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三學生姜東身從學校圖書館六樓跳樓身亡。在姜東身跳樓之前,他在網上留下了自己的“遺書”。隨后,這份“5000字遺書”在網絡傳播,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遺書”中,姜東身稱因論文答辯遭為難無法通過,選擇自殺。
中南大學官網23日晚間稱,學校已啟動調查程序,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開。
昨日,姜東身家屬稱,家人亟待一個調查結果,而家屬方面請的律師即將正式介入此事,必要時會借助法律途徑進行維權。學校方面則表示,事件仍在調查處理中,有結果會馬上發布。
留下遺書后跳樓自殺
5月18日,28歲的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三學生姜東身從學校圖書館6樓跳樓身亡。
姜東身的哥哥姜東中回憶說,5月18日15時,校方打電話告訴他們:“姜東身在網上寫了一封遺書,校方發現情況后也沒找到人。”當天17時左右,校方向他們確認“姜東身在圖書館跳樓自殺”。
當日19時,在姜東身河南信陽老家的表哥楊光亞與親屬一起,開車前往長沙處理該事。
楊光亞告訴記者,由于知道表弟在網上留下了“遺書”,一路上,他都與姜東身的同學進行聯系。
楊光亞說,當姜東身的同學和他們談起姜東身的時候,他感覺有些欲言又止。
隨后,楊光亞與院方開始接觸,學院的黨委副書記馬俊告訴他們,由于論文沒過關,心理壓力大,姜東身跳樓了。當家屬提及“遺書”內容講到的諸多情況時,馬俊表示正在進行調查。
從學校內的視頻監控看到,在5月18日14時50分左右,姜東身從圖書館上跳樓。
5月20日清晨,在上海打工的姜東中和母親趕到長沙,當時其弟的遺體已被安放在殯儀館。
緣于論文未通過?
5月23日,一則題為“中南大學研究生答辯未通過跳樓自殺,死前向副院長導師寫下五千言”的網帖在網上流傳,引起網友們的極大關注。
在姜東身跳樓之前,這份“5000字遺書”就已經被他發到了網上。“5000字遺書”最早出現是在5月18日的14時左右。
姜東身在發布了“遺書”之后,便沒有再出現。據其同學介紹,隨后,任何人都聯系不到姜東身,機電院的部分老師叫上同學一起去找姜東身,但是沒有找到。“18日15時左右,悲劇發生了。”
“無數不眠夜,一跳輕松解決。你要我陪著你,那就永遠陪著你吧。你要留我,我就長留,我會經常去機電院和圖書館逛逛的。”在“5000字遺書”中,姜東身稱,導師楊忠炯要求其延期答辯。
楊光亞告訴記者,在姜東身跳樓當天的上午,姜東身還專門去找過導師楊忠炯,希望能夠論文通過,但是仍然沒有讓其修改的論文通過。
他人實在務實
在家人和親戚的印象中,姜東身就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孩子,“實在、友善、務實。”
姜東身老家是河南省信陽市,初三那年父親因肝癌病逝,比他大兩歲的哥哥姜東中被迫輟學打工,與務農的母親一起供他讀書。姜東中說,弟弟一直很努力,2006年考入武漢科技大學,畢業后工作兩年還清了助學貸款,2012年考入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讀研究生。
“在事情發生之后,姜東身在武漢科技大學時的同學還發起了捐款。”楊光亞說,姜東身的同學都對這個農村來的孩子比較認可的,“待人友善”、“不會惹事兒”。
是否由于姜東身的性格讓其背負了太多的壓力?楊光亞并不覺得表弟的性格是屬于特別內向,什么都不向別人去說的那種。“在所有的親戚中,就只有他的學歷最高。”楊光亞說,由于學習方面不及表弟,所以表弟也不會和親戚們討論學習的知識等,但是,其他方面都表現得很開朗。
他介紹說,在今年春節回家時,姜東身還和他一起去KTV唱歌、喝酒。
家屬等待調查結果
昨日,記者多方聯系楊忠炯,均未果。
據姜東中轉述,對是否“故意為難姜東身”論文答辯,楊忠炯表示自己是按規章制度來辦事,沒有刻意為難;對網傳遺書提到的其他問題,楊忠炯表示“上級部門已經在調查”。
中南大學官網在23日發表聲明稱,學校已啟動調查程序,正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依法進行深入調查。截至目前,校方未就此事件發布新消息。
楊光亞告訴記者,家屬訴求主要包括兩點:一是,要求校方對“遺書”中提到的諸多問題,對楊忠炯進行調查,并及時公布調查結果;二是,對于姜東身的死,校方應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
對此,校方給家屬方面的答復則是,由于沒有任何依據證明死者的死與學校有直接關系,所以只能提供一定的人道主義補償,不可能進行賠償。
“家屬現在需要的是學校的調查結果。”楊光亞透露,家屬方面請的律師即將到達長沙正式介入此事,必要時會借助法律途徑進行維權。(文/本報記者張丹 實習生彭麗娜 圖/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碩士生因論文未通過跳樓續:校方稱不予賠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