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擇校是件大事,很多考生習慣把目標鎖定在大城市,認為一定要到大城市才能有發展,考研才有價值。其實不然,研招高校所在城市的“大”與“小”有時候是相對的,成功率才是首要的考慮因素,其次,研究生就業方向同樣是考慮重點。
1、報考熱地亦“失守”
據統計,2007年分別有221577人和86093人報考北京和湖北高校的碩士研究生,而在2008年,這一數字分別為214450人和84027人,分別減少3.2%和2.4%;在深圳,正式報名確認資格的考生有4479人,比2007年增加約300人;在上海,2006年報考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的考生比2005年減少6562人,據當地多所高校研招辦負責人透露,2008年報考人數相比2007年有小幅度下降。
近兩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的報考人數增幅急速放緩,研究生報考人數位居全國前列的一些城市和地區,如北京、湖北等地,報考人數有減無增。據專家分析,考研人數增幅放緩的原因是人們的選擇更趨理性,大學生考研不再“一窩蜂”,市場調節也發揮了作用。華東師范大學研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研究生考試報考人數的增減由多種因素決定,而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改革對報考人數的增減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與研究生報考人數大范圍“降溫”相反的是,一些地區的研究生招生計劃和報名人數都逆勢而上。寧夏高校2008年將繼續擴招,研究生招生888人。重慶市在未來10年的時間里,會將研究生招生規模從現在的4萬多人增加到12萬人左右,以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江蘇省部分高校的統計則顯示研究生報考人數多于去年,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該校2008年考研網上報名人數超過8000人,比去年略有增長,這幾年的報名人數都在持續增長。另據青海省考試管理中心透露,青海省網上預報考2008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的人數超過3000人,為歷年最高,其主要原因是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
2、弱化地理位置,量力而行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曾經說過:“知識是重要的,但道路的重要性并不亞于知識。”報考哪個地區高校的研究生,這其實就是考研的方向,地區確定了,考研就有了目標。但是,對地區的選擇是否是考生報考的首要條件呢?答案是否定的。老師表示:“考研要注重成功率,也就是說,首要的問題是要選擇能夠考上的學校。如果考不上再去找工作,就已經來不及了,這就意味著考研和工作都沒有成功。從這個角度來看,考生在選擇報考院校時,應弱化院校的地理位置,根據自身實力決定報考院校。從另一方面來說,即使讀碩士的時候不是在大城市,我們也可以通過考博到大城市去發展,三年研究生學習之后,還有很多機會可以走進大城市。”
在考研大軍中,確實存在著不少一心要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走的“釘子戶”,考研時他們眼睛緊盯著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如果第一年沒考上,則會繼續考下去,直到考上為止,結果很多人往往需要花上幾年時間才能考取。為換來名校研究生的資格,他們付出了巨大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仔細想想,這未必值得。對此現象,我們做了一個假設,如果A同學用了3年時間才考上北大的研究生,B同學在第一年考進了一般的高校,那么,當A進入北大讀碩士時,B可能已經考上了北大的博士。如此看來,誰更好一些?所以,重要的是確保自己能考上,量力而行才是理智的選擇。
眾所周知,發達城市的名校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先進的硬件設施和良好的研究環境,眾多考生趨之若鶩,考研競爭尤為激烈,報錄比通常是幾十比一甚至幾百比一。因此,我們在擇校時應學會在多種因素之間尋找平衡點,根據自身實力選報合適的專業、導師和學校,不要“唯城市論”。所報高校地理位置的好與不好是相對的,只有根據自身實力作出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
以地處甘肅省的蘭州大學為例,蘭州大學是“211工程”院校之一,擁有138個碩士點,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科設置完備,且在不少領域處于前列,比如有機化學、歷史文獻學、植物學、生態學、區域經濟學等專業都名列前茅,而民族學、高等教育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以及理論物理、氣象學等專業也實力不俗。學校師資隊伍雄厚,有兩院院士8人,博士生導師229人,碩士生導師899人。由于地處西部,蘭州大學作為34所自主劃線的院校之一,在分數線上有一定的優勢,再加上雄厚的學科實力,近年來已經吸引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或調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