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大學和專業種類讓考生們挑花了眼,每年也總有那么一些“馬大哈”光憑專業的名稱“望文生義”,草草填報了志愿。結果到頭來發現,這些專業上的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上的課程,后悔不已。
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大學里,有哪些專業最容易被考生們混淆,是招辦老師要向考生們反復申述介紹的“重災區”呢?學堂君對此也向各所高校的招生辦老師做了一番調查。
最熟悉的陌生人:會計學和財務管理
不要以為只有冷門專業才會出現“望文生義”的情況,其實最陌生的往往也是我們所最熟知的專業。
如果要評出填志愿的十大熱門,“會計”這個專業想必年年都能榜上有名,許多家長也會鼓勵孩子報考會計。然而,會計專業究竟學些什么,今后會分為哪些方向,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區分度在哪里,家長真的都能說清楚嗎?
每年大一新生入學,讓浙江工商大學財務與會計學院院長許永斌感到最頭疼的就是開講座,給大家講解會計和財務管理這兩個專業的區分度。“這兩門課程的知識結構有70%-80%的相似度,就連企業來學校招聘的時候,對這兩個專業也不太作區分。”許永斌說,這兩個專業的基礎都是會計,會計學更偏向實務,但兩個專業本科畢業初入職場時,也多是先從出納、會計等基礎崗位做起,“而且我們現在培養的也都是管理型的人才,不單單是會計,所以在會計學的課程中也會加入管理的內容。”
然而,同樣是這兩個專業,在不同的學校之間的課程設計和培養方式也會截然不同,像浙江財經大學這兩門課程的相似度就只有30%。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院長于永生說,如果要用一句話分別概括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話,會計學負責編制財務報表等,向公司外部提供財務信息。財務管理則是負責企業內部資金運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信息。
所以,如果考生想要報考這個專業,最好是向填報的學校進行一番了解,不要以為凡是會計專業就都差不多。
最像的“雙胞胎”:金融學與金融工程
近些年,金融行業的變化可以說生是日新月異,尤其是在金融行業市場化的帶動下,各類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也愈發貼近老百姓的生活。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各大高校競相開出“金融工程”這個專業課程,想要報考這個專業的學生也很多,可又覺得有些稀里糊涂。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系的系主任、副教授王聰聰最近就經常被人問到,金融工程到底與金融學的區別在哪里呢?
從總體上看,金融工程與金融學的基礎課程相差不大,但金融學的內容相對來說更加宏觀,通俗一點講就是要了解國家整個的貨幣政策變化,熟悉國家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和國際金融的一般業務。而金融工程則是微觀的,它可以具體到從一件衍生品入手,解決包括產品的設計、定價和交易系統理論等一系列應用問題。
“用一句很形象的話來概括金融工程,就是通過數學的方法,運用計算機的手段,對金融資產進行定價,或者風險管理。”王聰聰說,正因如此,金融工程對數學和計算機的要求較高,所以比傳統的金融學要多了高等數學(理工科)和計算機課程,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工程只招收理科生,而金融學是文理兼招的。
王聰聰表示,雖然金融工程這門課程在浙財大開得早,但真正從浙江其他院校里如雨后春筍般冒出,被大家所關注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所以才會覺得這兩個專業區別不大。“但是從現在開始,再過四年,也就是這一屆入學的學生畢業時,這兩個專業的發展方向就會漸漸拉開距離了。”
想要報考這兩個專業的你,一定要小心,別站錯了隊伍哦。
最讓人“暈菜”的三兄弟: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翻開專業的“花名冊”考生們會發現,許多專業名稱之間往往就相差一兩個字,而且粗略一看課程設置、就業方向好像都差不多,怎么辦呢?有的考生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胡亂選一個填上了,結果到了大學只能對著別人的課堂投去羨慕的目光。
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里,這三個專業的名稱瞇起眼睛來看簡直一模一樣: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如果不看課程介紹,剛剛從高三畢業準備步入大學的考生,絲毫分辯不出三個專業的區別。
電子信息學院副院長胡飛躍告訴學堂君,這三個專業別看名字差不多,開設的基礎課程也一致,但到了上專業課的時候可就大不一樣了,課程內容的區別會逐漸把學生們劃分到電子信息的三個領域。
電子信息就偏向于電子應用,學生畢業后可以到相應的公司從事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等工作,而電子科學與技術則偏向于對磁性、半導體等電子材料的制作與研究,是跟材料器械打交道的。這兩個都是國家開設的專業,在其他省的同類大學里也有開設。而第三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則是杭電的學校特色專業,主要偏向微波、電磁場、通信的研究。
那么有考生要著急了,學堂君你這會兒說的我好像理解了,可等我填志愿的時候我又忘了怎么辦呢?
不用擔心,胡院長也說了,正是因為學生們分不清楚這三個專業,如今杭電是統一按照電子信息類的大類進行招生的,等到第二學年,學生們有了各自明確的學習方向再進一步細分。“如果考生是要考其他高校的這個專業,沒有大類招生的,就一定要了解清楚了再填志愿。”胡院長說。
在學堂君的一圈調查中發現,像上述的“雙胞胎”專業還有很多。實際上,為了讓考生們有更多的時間來考慮和確定自己的專業,近年來不少大學已經把看起來相似的專業歸并為一個大類進行統一招生,為的就是再給學生一年的時間調整自己。
同時,也有不少的招生辦老師坦言,其實學校在專業宣傳方面也已經想了許多法子,每年都印制了大量的宣傳手冊,每一門專業的課程設置也在學校的招生網站上一目了然,招生辦老師們的電話也全都寫在網站上。但還是有一些學生草草填報志愿,最終與自己理想的專業失之交臂。
在這里,老師們也希望告誡一句剛結束高考的考生們:像對待高考一樣,認真填報志愿,不要白白辜負了考場上爭取來的每一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