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學校簡介
吉林體育學院成立于1958年,地處環境優美、四季分明的吉林省長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體育專業院校。隨著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2004年,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原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并入吉林體育學院。建校近六十年來,吉林體育學院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萬名各級各類體育專業人才,為國家和區域體育事業發展及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現有南嶺和臨河兩個校區,占地面積62.7萬平方米,F有教職工近600人,各類全日制學生7000余人。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00余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70%。不僅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霍英東青年教師獎、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長白山學者、省資深高級專家、省高級專家、省教學名師、省級拔尖創新人才、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著名專家學者,而且,一大批教師擔任著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和世界、全國各類體育協會(學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副秘書長等職務。
學校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藝術碩士專業授權點。擁有省級“重中之重”重點立項建設一級學科1個(涵蓋4個二級學科),二級省級重點學科2個。10個本科專業,涵蓋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理學、法學五大學科門類。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繼續教育、中專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擁有精良的教學科研平臺,擁有國家體育總局耐力項目重點實驗室1個,吉林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吉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1個,吉林省體育產業重點研究基地1個;擁有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1個,吉林省健身志愿者培訓基地1個。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取得了一系列國家級標志性成果,主持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1項;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部級精品課程12門,省級優秀課程29門;建設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建設成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省級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主編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
競賽成績卓著,學校的拳擊、散打、滑雪、跆拳道、射擊、射箭、游泳、體育舞蹈等高水平運動隊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創造一系列優異成績,其中拳擊隊、散打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已達國際水平。建校以來培養了世錦賽女子舉重冠軍李亞娟,世錦賽、世界杯女子速滑冠軍葉喬波,世錦賽女子花樣滑冰冠軍陳露,世錦賽、世界杯短道速滑冠軍李佳軍,世錦賽、世界杯女子拳擊冠軍李金子,世錦賽女子散打冠軍鄂美蝶、劉玲玲,亞洲田徑女子七項全能賽冠軍董玉萍,四大洲花樣滑冰比賽男子花樣單人滑冠軍李成江等一大批世界和洲際冠軍,為國家贏得了殊榮。
學生德育工作成效顯著,學校連續八年獲得“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精神文明建設收效顯著,學校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單位。
學校國際交流日益活躍,近年來,連續舉辦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先后與美國、韓國、日本、法國、臺灣地區等一些國家和地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每年互派教師、學生開展訪學和交流活動。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隨著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的頒布實施和建設體育強國戰略的提出,吉林體育學院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吉林體育學院將按照半個世紀以來形成的“厚德博學、育人奪標”的辦學理念,“學術立院、特色固院、人才強院、文化興院、依法治院”的辦學思路,發揚“創新、執著、善治、共贏”的體院精神,堅持創新、創業、創優,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質量發展道路,為實現“吉林體育學院特色、國內體育院校一流、世界競技體育水平”的建設目標而努力奮斗!
二、專業介紹
(一)體育教育(專業代碼:040201)
培養目標:培養能勝任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體育教育人才。
主干學科:體育學、教育學、心理學。
核心課程:教育學、體育概論、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心理學、學校體育學、專項理論與實踐。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學費標準:4200元/生·年。
招生省份: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北。
(二)運動訓練(專業代碼:040202K)
培養目標:培養以“技術精良、人文厚實”為指導思想,培養具有良好的運動訓練專業素養和技能,能夠勝任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和學校體育教學,并能從事體育科研、體育管理和體育產業開發等工作,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高素質的復合型體育人才。
主干學科:體育學、教育學、心理學。
核心課程:體育概論、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競技教育學、運動康復、專項理論與實踐。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學費標準:9000元/生·年。
招生省份:面向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三)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代碼:040203)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國際體育視野和良好的社會體育素養,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運動健身的服務、指導、經營、管理和活動策劃等工作的,會學習,能共處,求發展,會做事,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應用型社會體育人才。
主干學科:體育學、社會學、公共管理。
主要課程:社會體育概論、社會體育管理學、體育社會學、體育保健與健康管理、健身鍛煉方法與評定、社區體育導論等、運動項目理論與實踐。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學費標準:4200元/生·年。
招生省份: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北。
(四)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代碼:040204K)
1.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較系統掌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理論、技術與技能,能勝任在學校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健康指導等領域中從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科研、競賽等工作,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德技兼備”的復合應用人才。
主干學科:體育學、歷史學、中醫學。
核心課程:武德教育、民族民間體育概論、中國武術史、中國武術導論、中國文化概論、體育史與奧林匹克、中醫學基礎、專項理論與實踐。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學費標準:9000元/生·年。
招生省份:面向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2.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防衛體育方向)(專業代碼:040204K)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較強的武術功底和格斗技能,系統掌握安全防衛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技能,能從事社會治安管理、安保、警衛等實際工作,以及富有人文精神和國際視野的社會市場經濟需要的高素質應用人才。
主干學科:體育學、心理學。
核心課程:犯罪心理學、法律法規、防衛概論、涉外安全防衛、創傷與急救、邏輯學、專項理論與實踐。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學費標準:4200元/生·年。
招生省份:吉林。
(五)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代碼:040205)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運動人體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與基本方法,具備體育測量師、運動傷害防護師、健康管理師、保健按摩師、運動營養師等方面的實踐應用能力。既能在體育及相關領域從事體育健身指導、運動處方制定、國民體質調研、運動參與者醫務督導工作,為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提供服務,又能從事本專業教學與理論研究方面的應用型運動人體科學人才。
主干學科:體育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
核心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學、中醫學基礎、按摩與針灸、運動項目理論與實踐。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學費標準:4200元/生·年。
招生省份: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
(六)運動康復(專業代碼:040206T)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現代社會的,具備運動人體科學、基礎醫學基本知識,基本掌握康復治療專業基礎理論和技能,成為具有一定發展潛力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體育康復治療師及具備研究運動風險評估、體質狀況評價、制訂運動處方、體育健身知識的宣教、運動損傷的康復治療、亞健康的防治以及飲食營養、老年性疾病康復等方面的實踐應用能力的應用型運動康復人才。
主干學科:體育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
核心課程:運動創作學、運動生物力學、康復醫學概論、康復心理學、推拿治療學、運動醫務監督、針灸學、體育康復學、理療學。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學費標準:4200元/生·年。
招生省份: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江蘇、浙江、安徽。
(七)休閑體育(專業代碼:040207T)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意識,掌握休閑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夠從事休閑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產業經營與服務、休閑體育活動策劃、體育旅游與開發、休閑體育教學與研究等工作,具有國際視野,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學科:體育學、休閑學、管理學。
核心課程:休閑體育概論、休閑體育項目概論、休閑體育管理學、休閑體育產業概論、體育旅游概論、高爾夫概論、壁球、自由式輪滑等。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學費標準:4200元/生·年。
招生省份: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
(八)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方向)(專業代碼:120401)
培養目標: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體育管理方向)本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在體育及相關領域從事體育經營管理、體育市場經營、體育行政管理及本專業方向學校教學與理論研究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學科:管理學、體育學。
核心課程: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經濟法、市場營銷學、管理定量分析、體育管理學、體育經濟學、體育產業概論、體育賽事管理、體育設施與管理。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學費標準:4200元/生·年。
招生省份:吉林、內蒙古、河北、江蘇、浙江、安徽。
(九)表演(體育表演方向)(專業代碼:130301)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一定文化藝術修養,掌握表演藝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在各級各類專業表演性組織、學校、企事業單位文體部門、全民健身社區文體工作站、競技運動隊等單位從事表演、教學、訓練與編導工作的應用型體育藝術人才。
主干學科:藝術學、體育學。
核心課程:文學修養、體育藝術概論、表演基礎理論與技能、音樂基礎理論與制作、體育美學、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藝術概論、專項理論與實踐。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學費標準:9000元/生·年。
招生省份: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浙江、湖北。
(十)社會工作(專業代碼:030302)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道德修養,具備較強的社會工作理念,能夠適應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發展需要,掌握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工作方法與技能、具備社會工作的通用管理能力和社工實務能力,能夠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企業、衛生、街道社區等領域基層部門,從事社會政策研究、社會保障、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養老服務、殘疾人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學科:社會學、心理學、公共管理學。
核心課程: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心理學、社區社會工作、社會政策概論、社會保障學、公共管理學、矯正社會工作、老年學概論、老年社會工作、老年福利機構經營管理、老年護理與老年保健、老年政策。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學費標準:4200元/生·年。
招生省份:吉林、內蒙古、河北、江蘇、浙江、安徽。
三、招生計劃
在有關。▍^、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詳見各。▍^、市)招生辦公室公布的招生計劃。
四、錄取說明
(一)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
我校各專業公共外語課程教學均為大學英語,各專業非英語語種考生入學后均須改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
(二)身體及健康狀況要求
按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檢查工作指導意見》(教學司﹝2003﹞3號)執行。
(三)錄取規則
1.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運動人體科學、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防衛體育)專業:在投檔考生中,按體育考試成績排序完成計劃,再根據考生體育考試成績按專業志愿順序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體育考試成績相同時優先錄取文化考試成績高的考生;同類專業志愿可以調劑,投檔考生所報專業志愿已錄滿且服從調劑,則按考生體育考試成績隨機調劑到同類計劃未錄滿的專業。
2.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在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基礎上,根據考生的文化考試成績(30%)及體育考試成績(70%)進行綜合評價,按照項目擇優錄取。
3.表演(體育表演)專業:在考生專業考試成績合格,文化考試成績達到生源所在地省級招辦劃定的藝術類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按專業考試成績擇優錄取。
4.運動康復、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社會工作專業:在投檔考生中,按文化考試成績排序完成計劃,再根據考生文化考試成績按專業志愿順序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考生文化考試成績相同時,按專業相關科目成績高者優先錄。煌悓I志愿可以調劑,投檔考生所報專業志愿已錄滿且服從調劑,則按考生文化考試成績隨機調劑到同類計劃未錄滿的專業。
五、聯系方式
學校網址:http://www.jlsu.edu.cn/
通訊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自由大路2476號
郵政編碼:130022
聯系電話:0431-85267666
吉林體育學院招生辦公室
2015年3月1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