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強化復習階段不僅僅是時間和數量的堆積,更是質量的打拼。復習過程中要想不斷地提升質量,必須要處理好知識點復習的“粗”“細”關系,太過粗略或太過細致都會妨礙復習效果。老師就給大家分析下如何處理好考研政治強化復習過程中的“粗”“細”關系。
首先,對于每個模塊、每個章節的大框架我們應該用“粗”的方式來處理。眾所周知,考研政治要想復習到位,建立知識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既然是“框架”那當然是宜粗不宜細的。往往有同學為了追求框架的細致完整,在一個大框架之下把框架里面的小枝節,甚至具體內容也搭建在框架里,這樣就失去了作為框架的意義。框架的作用就在于讓我們一目了然的掌握一個章節的大致走勢,總體內容,沒有必要在這個階段細化。
其次,對于重要知識點尤其是難點問題、考研中的核心知識點要用“細”的方式來理解。因為重要的考點在考研真題中對它基本含義的到位理解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難點問題往往會反復考核。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在馬原里,我們學到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中的“對立統一規律”,其中對立對應的是矛盾基本屬性中的“斗爭性”,統一對應的是“同一性”。對于“同一性”我們要細化到它還有兩個層面: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到此我們還沒有將這個知識點細化完,還要進一步細化。第一個層面的矛盾雙方相互依存指的是“一方存在以另一方為前提”,比如沒有高的比較便無所謂矮,沒有矮的比較便無所謂高。第二個層面的矛盾雙方相互貫通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雙方會相互轉化”,這個地方尤其要注意是在“一定條件下”,比如禍福轉化,它們不會自然轉化,禍只有給予它充足的條件才會轉化為福,反之亦然。只有經歷這個過程我們才把一個重要考點細化到位。
再者,當我們復習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在檢測自己復習程度時,就可以盡可能的將“粗”與“細”結合起來。一般來說,這個結合過程有兩種形式:一是“粗中有細”即在瀏覽框架的過程中可以試著回憶其中的主要內容,從而可以迅速知道自己的復習已經“細”到了什么程度,也就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復習目標。二是“細中有粗”即在復習每個細節的時候,可以試著自己把這個點放到大框架中。當我們能在“粗”“細”兩個方面自由轉換的時候,說明我們的復習已經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
希望同學們在考研政治強化復習中處理好“粗”與“細”的關系,既能清晰把握好每個模塊的脈絡又能把重難點理解到位,粗細得宜方能勝券在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