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由心理問題而引發的青少年自殺、犯罪、早戀等問題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備受關注。那么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從理論上來講都有哪些特征呢,2016考研心理學自然也涉及到了這部分內容。
生理發育
1.生理變化的主要表現
主要表現在身體外形的改變、內臟機能的成熟、性成熟三個方面。青少年期是少年期和青年期的總稱,少年期是從11、12歲到14、15歲,這一時期是個體生理發展的又一顯著的加速時期,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獨立性與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復雜的時期;青少年期是14、15歲到18、19歲這段時間,這段時期的主要特征是,個體在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成熟。
2.第二性征與性成熟
第二性征是性發育的外在表現,是少年身體外形變化的重要標志。生殖系統是人體各系統中發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標志著人體生理發育的完成。
認知發展
1.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
(1)少年期:少年期處于形式運算階段,其主要特點是思維的抽象邏輯性,主要表現在運用假設、邏輯推理和邏輯法則的運用。同時,在思維品質方面出現矛盾性發展,表現為思維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日益增加、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明顯、自我中心再度出現(表現為獨特的自我和假想的觀眾)。
(2)青年期:進入高中后,抽象邏輯思維進入成熟期,其中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更為完善、占主導地位,具體表現在概念的發展、推理能力的發展(到了高二,推理能力已基本成熟)和邏輯法則的運用。
2.辯證邏輯思維的發展
初中三年級時辯證邏輯思維處于迅速發展階段,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高中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已趨于占優勢的地位,但,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水平仍然高于辯證邏輯思維水平。青年晚期,辯證邏輯思維才發展為主要的思維形態。
人在青少年時期,由于心理發展速度的相對緩慢,心理水平尚處于從幼稚的童年向成熟發展的過渡階段,實際上少年兒童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社會經驗等都處于半成熟狀態,于是就出現了自己認為的心理發展水平與現實的心理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即成人感與半成熟心理狀態的矛盾,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青少年時期的人容易叛逆啦。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