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來到各位考生所屬的階段——成年期。相信學了這部分內容以后,不僅僅是會提高考試成績,連著自我調節能力都會增強。俗話說,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了解了自己,就是戰勝了2016考研最大的“敵人”。
成年期發展任務理論(一)
1.艾里克森
八階段理論的后四個。
2.哈威格斯特
中年期是一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它不僅是個體對社會影響最大的時期,也是社會向個體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時期。①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責任與社會責任;②建立與維持生活的經濟標準;③開展成年期業余活動;④幫助未成年的孩子成為有責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⑤同配偶保持和諧的關系;⑥承受并適應中年人生理上的變化。
3.萊文森
成人發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現的穩定期和轉折期而構成的,發展的問題在于處理現實與可能之間的矛盾:穩定期與轉折期區別就在于生活結構是否發生變化。萊文森指出40~65歲為中年,該階段發展任務是鞏固自己的興趣、目標及各種承諾。萊文森尤其強調中年轉折這一階段的重要性,是成年初期向成年中期過渡的橋梁。
4.兩種發展觀
(1)傳統發展觀:這種觀點把老年期看做“喪失期”,身體健康的喪失、動人容貌的喪失、家庭和社會地位的喪失、智能的喪失等,把老年期心理活動的變化描寫成只有衰退而沒有發展。這是一種消極的、悲觀的發展觀。
(2)畢生發展觀:巴特爾斯、斯普蘭格(青年期第二次誕生)認為:①發展是貫穿一生的;②發展的形式具有多樣性,發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為的種類不同而有差異;③任何一種心理和行為的發展過程都是復雜的,發展不是簡單的朝著功能增長方向的運動,而是由獲得(成長)和喪失(衰退)組成的;④個體的心理發展有很大的可塑性;⑤心理發展是由多重影響系統共同決定的,個體發展的任何一個過程是年齡階段、歷史階段、非規范事件和相互作用的產物。這是一種積極的、樂觀的老年心理變化觀,認為衰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緩,可以采取某些干預策略或措施來改善成年晚期的心理狀態或延緩心理衰退。
成年期的人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他們的心理發展不僅僅受到生理特點的影響,還有相當程度的社會化影響。這部分內容也是歷年考驗心理學的重點,考生一定要謹慎對待。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