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如果遠方呼喚我,我就走向遠方;如果大山召喚我,我就走向大山。”
兩年前的仲夏,17名年輕人懷揣這份信念,以麗水市委組織部選調生的身份,告別都市繁華,走進深山僻壤。這些畢業于清華、北大的應屆博士和碩士,從此成為兩腳沾泥的鄉鎮干部,迎來人生的重大挑戰。
700多個日夜悄然流逝,他們在基層還好嗎?是否適應了異鄉的水土,能被山里的鄉親接受嗎?記者近日輾轉麗水各地,傾聽他們和大山的故事。
他們,走進了鄉村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曾是博士郭云強的梅雨情趣,但如今,梅雨帶給他另一種心境。作為遂昌縣金竹鎮鎮長,這些天他時時關注汛情,忙著排查農村風險點。“瓢潑大雨緊人心。”他在微信里記錄此刻的心情。
快兩年了,郭云強和這里的一草一木有了感情。那年夏天,老家在河南的郭云強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畢業,卻陷入艱難的抉擇:一邊是被知名大公司錄用,一邊是麗水山區誠邀。猶豫之際,導師提醒他:年輕人就要到基層去磨練。
初到山區,當新奇感褪去,各種不適應如潮水般襲來:生活不習慣,方言不易懂,基層不熟悉……郭云強最難忍受的是寂寞,周末值班時,一個人守著簡陋的辦公室,而在微信朋友圈里,有同學曬出異國留學的風光,有的奔波在新聞現場,一種刺痛感油然而生。
當郭云強在長夜中彷徨時,麗水的領導卻在期待。
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各種要素向城市快速集聚,農村不可避免地出現“空心”現象,山區更成了人才洼地。新農村建設豈能后繼乏人?2013年,麗水嘗試向北大、清華定向選調優秀畢業生,市委主要負責人親自帶隊,請來17名高材生,把他們放到鄉鎮一級擔任副職,既著眼培養一批優秀干部,又利用他們的學識促進農村發展。
可是,他們能適應基層工作,最終脫穎而出嗎?周圍的人不乏疑慮。
“我能堅持下去嗎?”郭云強也在問自己。人生怎能輕易服輸?他開始用學英語的勁頭,學習當地方言;用拼高考的心態,謀劃分管工作;用寫博士論文的鉆勁,試著跟村民打交道。最近,他在工作之余撰寫《治理基層中國》一書,“越寫越覺得基層有意思,當初的選擇沒錯”。
這群年輕的博士和碩士,重拾往日學業上的韌勁,在山間田頭、城鄉社區打拼。
在蓮都區紫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劉文斌沒想到,剛走出北大校門就迎來一場“糞缸殲滅戰”。
紫金街道地處主城區,是麗水創衛的主戰場,當地一些居民習慣在門前擺個糞缸,影響市容和生活環境。劉文斌從不知糞缸的模樣,剛靠近差點被一陣惡臭熏倒。面對十幾雙同事的眼睛,他硬著頭皮上前。漸漸地,他掄鎬的動作嫻熟起來,連穢物濺上衣褲也不管不顧,直到清除所有的露天糞缸。村干部心疼地說:“讓一個高材生干臟活,真委屈你了。”
“有同學問,基層環境差、待遇低、壓力大,你值不值?我說,每條路上都有風景,在農村一線打拼,幫農民解難,這種成就感你們無法體會。”畢業于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的云和縣浮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季曉立說。
他們,改變了鄉村
在龍泉市上垟鎮中藥材基地,新引進的金線蓮長勢喜人。徐清有空常去走走,用手機記錄它們的成長。
這片中藥材基地,傾注著他的熱忱和心血。28歲的徐清略帶書卷氣,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現任鎮黨委副書記。剛到龍泉報到,他就主動提出聯系當地有名的薄弱村社口村,從此成為村里的常客。
社口村山清水秀,村民生活卻不富裕,能幫他們做點什么?徐清帶著村干部翻山越嶺考察,不少閑置山地引起他的注意。他上網得知,有些山村靠種植藥材致富,“社口能不能試試?”這一建議卻引來一些村干部嘲笑:“大學生眼高手低,干不了實事。”
徐清卻當沒聽到,一門心思請人繪地圖、查氣候、測土肥,不料挫折接踵而來:藥材企業認為社口村地處偏僻,沒有發展前景;花7000余元網購的藥材種子,竟是假冒偽劣產品。一時間,抱怨和質疑席卷而來。沒想到徐清更執著了,向專家請教種植技術,邀請企業實地走訪,創富的“種子”艱難地植入山村。短短兩年間,1000余畝中藥材基地初具規模,已有百合、焦芋、辣蓼、玄參等10余個品種,當初“發難”的村干部誠懇地向他道歉。
很多時候,一種眼界、一個理念、一份堅守,就能改變平凡的生活。這些來自清華、北大的年輕人,正以他們獨特的經歷,為麗水的綠水青山注入活力。
自從今年初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梁洪明調來當鎮長,深山里的慶元黃田人就充滿了好奇。半年相處下來,鎮黨委副書記吳方興欽佩地說,高材生的水平就是不一般。
“大山里也有色彩斑斕。”梁洪明說。這位善于分析和思考的博士,走訪調查后提出發展新思路,他把當地資源優勢歸結為“兩山、兩花、兩竹、兩筆”,兩山是龍頭山和臺湖山,兩花是灰樹花和黃金菇,兩竹是竹海公園和大竹海景區,兩筆指鉛筆和眉筆,準備運用生態和文化元素,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最近,他正利用北京的人脈資源,力爭把當地特色農產品打進首都市場。
在綠水青山間,他們用行動贏得了人們的口碑。
在麗水經濟開發區,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經發局副局長李義春,牽頭主抓省兩化融合綠色安全制造信息化試點申報項目,成功獲批專項資金;在縉云新建鎮,北大畢業的黨委副書記陳豪半年內連開10次協調會,使一座投資上千萬元的“爛尾”水庫復工;北大醫學博士孔金峰參與市級醫院改革,還主持了市中心醫院的分子病理科室建設……
鄉村,改變了他們
對清華大學法學碩士何俏俐來說,和農民打交道起步艱難。來到蓮都區巖泉街道的第二周,她和同事去天寧寺村勸阻一名村民毀綠種菜,誰知對方根本不買賬,竟猛地把一鍬土撒在她臉上。她頓時懵了:“難道,這就是我的事業?”
何俏俐從小在城市長大,可謂典型的“小資”,一直把人生舞臺鎖定在一線城市,向往午后陽光下邊喝咖啡邊看書的生活。擔任街道副主任后,她分管“五水共治”、環境整治等工作,和垃圾、蟑螂、老鼠打起了交道,加班加點成為常態。
強烈的反差,帶來內心的巨大觸動。從天寧寺村回到宿舍,何俏俐思緒萬千,從身邊眾多默默堅守的基層干部,想到下村時鄉親們充滿期待的眼神……“改變鄉村,就從改變自己開始。”她開始向鄉鎮干部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幾天后再上天寧寺村,真誠地和那個村民交談。對方感動之余連說抱歉,還主動退耕復綠。
從剛來時看到蟑螂發出尖叫,到如今從容地蹲在工地吃盒飯、麻利地細數捕獲的老鼠,何俏俐變了,不再是那個嬌生慣養的女大學生,而是一個標準的“兩腳沾泥、一心為民”的基層干部。
這樣的經歷,在松陽縣葉村鄉任鄉長的孔金峰也曾有過。剛到基層時,他在村民面前不敢開口,經常說不上話,兩年相處下來,做群眾工作已頭頭是道。他說:“村民很講感情,只要懷著一顆認真做事的心,長著一張勤學多問的嘴,練就兩條進村入戶的腿,就沒有進不去的門、辦不成的事。”
而在畬鄉景寧大均鄉,畢業于北大的文學博士、鄉長陳帥鋒另有一番遭遇。剛到鄉里時,曾有一個“土氣”的中年農民上門,他叫張昌義,想在當地開發藍莓種植基地,希望鄉里支持。得知對方連初中都沒上過,陳帥鋒一句“再研究”,就把這事拋到腦后了。一個月后,陳帥鋒去泉坑村走訪,發現很多農戶在種藍莓,帶頭的正是張昌義,他向專家請教農技,租下村里土地,建起藍莓基地,帶動農戶創富。
陳帥鋒心里深受震撼,從此和張昌義緊密聯系,幫他在網上營銷藍莓、謀劃生態旅游。他說:“不管你學歷有多高,在群眾面前永遠是小學生。”
為讓這批年輕干部更好成長,麗水建立基層掛職、多崗位交流鍛煉、“雙導師”幫帶、學習研討和年度考核等機制,給他們搭舞臺、壓擔子。如今,17名選調生中有6人升任鄉鎮長,不少人在此戀愛、結婚、安家。
時近黃昏,記者在慶元黃田鎮采訪梁洪明,適逢一個村民來請他赴家宴:“我剛殺了頭豬,晚上請鄰居們吃飯。”山村的夜晚格外寂寥,圍著一桌熱氣騰騰的農家菜,大伙如家人般敘舊,一種別樣的親情彌漫山間。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