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劉亞磊
年齡:27歲
出生地:河南省汝州市
去世時間:2015年5月19日
去世原因:墜樓
生前住址:北京昌平區中國石油大學學生宿舍
中國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研三學生劉亞磊面前,屬于他的世界即將展開。今年2月,他與一家國企簽訂就業合同,得到一份有戶口、有編制的科研工作。他的女友也在北京工作,打算年底結婚。
不久前,劉亞磊向朋友勾畫未來——工作幾年,換到外企多賺些錢,在與女友工作地距離中間買個小房子,迎接老家親友在京團聚……在老師和同學眼中,這個畢業于985院校的優秀青年,完全有能力實現這一切。
然而,突然的墜落令即將到來的美好世界戛然而止。
今年5月19日中午12點45分左右,劉亞磊墜樓身亡。而再過2天,就是他畢業答辯的日子。
努力的痕跡
5月19日,劉亞磊的手機與他一起墜落。
家屬拿到手機時,手機屏幕正中央顯示了一個英語單詞“inevitable(不可避免的)”,下面有一句例句,中文意思為“你將不得不向不可避免的事態低頭。”
這是一款背托福[詞匯的鎖屏軟件,手指上滑標記已背誦即可解屏。
“他聽說英語好可以找到好工作,正在準備托福考試”,大姐劉亞飛說,弟弟上學時只要聽說對找工作有幫助的試他就去考。雖然與專業無關,他還是考取了計算機二級證書和駕照,目前又在準備托福和二級建造工程師考試。
“女友在海淀工作,他在豐臺工作,他說以后要努力賺錢在海淀和豐臺交匯的地方買個房子。”劉亞飛回憶,弟弟在工作定下來后曾給她打過電話,說以后在北京安家,“孩子來上大學,你們就可以走親訪友啦!”
手機里的信息顯示一切如常。
在他常用的QQ聊天軟件中,QQ簽名是:“滴水會有漣漪,人努不努力會有痕跡。”
如今,讓劉亞飛和所有親人想不通的是,既然他為未來做出了那么多努力,為何不向前一步把它們都實現呢?
最后的論文
劉亞磊本科畢業于985院校,科研能力獲得導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他參與的研究項目有三項已申請了國家專利。
“我們做的項目,他一般交得最晚,但是比我們做得都好。”與劉亞磊同項目組的同學劉明說,劉亞磊基礎好,對自己的要求也高。
但是在畢業論文上,劉亞磊卻遇到了“坎”。
他向多位同學提過,論文中理論推導的數據與實際算出的數據相差很大。為了這個數據,他已經熬了好幾個通宵,天亮了才回去休息。
一周之前,他打電話給劉亞飛,情緒很差。稱自己的論文是全班最差的。
眼看答辯的時間越來越近,這個數據還是有問題。同學們都勸他,算不出來可以“處理下”,是那么回事都能通過。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他就閉口不答。
5月18日晚上,第二天就是把論文交給評審老師的日子,劉明勸他不要再糾結一個數據了,他沒說話,仍然一直在算。
根據劉亞磊的電腦記錄,19日早上6點,他把論文轉換為PDF格式保存,意味著論文已經完成了。
當天中午,劉亞磊被發現從校內一棟樓的11樓墜樓身亡,至今原因成謎。警方認定為高空墜落身亡,排除他殺。
說好的“一起變老”呢?
出事的前一天晚上,張欣像往常一樣給劉亞磊打電話,劉亞磊在電話那邊說在改論文,張欣回了句“老公加油!”沒想到這是與對方講的最后一句。
“我倆是對方的初戀,去年還一起商量訂婚的事”,張欣與劉亞磊是高中同學,上的也不是同一所大學,但大二開始常通電話,聊出了感情。3年前張欣考研[微博]失利到北京工作。劉亞磊在中國石油大學繼續讀研。
“他喜歡給我做飯”,張欣說,他們每天都通電話,每周末劉亞磊會來看她一次。劉亞磊經常在網上查好幾道菜,按照上面的食譜做給她吃。
這讓張欣覺得幸福。
兩人平時見面的時間不多,和城市其他的情侶一樣,他們會一起做飯,出去逛街、看電影。
張欣特別清楚的記得,兩人一起看《飛屋環游記》時,不約而同的哭了。
里面的兩個人從那么小的時候就在一起,到老了長滿皺紋還一起在廚房里洗胡蘿卜,做晚飯。
她想到什么,忽然揪住他問:“那等我老了,滿臉褶子你會嫌棄我嗎?”
他說:“你現在滿臉痘痘我都不嫌棄,以后也不會。”
得到劉亞磊去世的消息,張欣覺得被掏空了,整個世界都與自己無關。
回到家里,處處都是他的回憶和氣味,好像隨時他就會推門進來。
“誰也不會理解,一個說好一起變老的人,就這么突然消失了。”
這個消息,她連在北京的弟弟都沒告訴,獨自承擔下來。以后父母問起,她打算說分手了。
這是她對他最后的保護。
他的世界無人了解
在北京的3年,除了每周末去看女友,劉亞磊大部分時間都在宿舍和實驗室里。
在他實驗室的座位上,除了水杯和一套不銹鋼餐具,剩下的全是寫論文要用的資料。他在宿舍的東西也很少。書桌上一個蓋著蓋子的酒瓶,瓶底積攢了很多一角硬幣。
劉亞磊家在河南農村,父母靠種地與打零工撫養3姐弟。劉亞磊最小,上面還有兩個姐姐。
知道父母不易,大學期間,他多靠自己的獎學金與研究補助生活,實在沒錢了才給父親打電話要。
“他的內衣都穿破了,出事時腳上穿的鞋還是2008年二姐夫去西安給他買的”,劉亞飛說。
今年年初,女友考駕照差2000塊錢,他向好友借,4月又跟父親要了錢還給好友。
“別給自己太多壓力,以后再也不管家里要錢就好了。過幾個月你也要工作賺錢了,在北京租房我也開心”,他的女友張欣曾給他發短信安慰。
金錢是否讓劉亞磊感到壓力?
劉亞飛說,弟弟有事都是和女朋友商量,跟家里溝通不多。除了她本科畢業,父母都是農民,他聊的事家里也不懂。
張欣也搖頭,此時她才發現,自己對這個相戀6年,互相以“老公”、“老婆”相稱的男友并不了解。
“我們在一起時就是吃飯、逛街、看電影,很少交流對事情的看法”。
劉亞磊的微信朋友圈已經一年多沒有更新,除了轉發幾個優惠信息,沒有一條表達生活動態和心情的文字。
如今,劉亞磊的父母兩人總是坐在床邊一直看兒子的遺照,父親會在吃飯前想起兒子趴在桌上哭泣。姐姐、姐夫在學校各處尋找線索。
“事發前他發生了什么事,他在想什么,他感受怎么樣?”這些疑問一直在他親近的人心里。但是,卻沒有人真正了解這個青年的內心世界。
(文中除劉亞磊、劉亞飛外均為化名)
寄語
在我眼里,他是最優秀的男生。可能別人認為我和他都很普通,但我們在彼此心里都是最好的。我想不通他為什么丟下我一個人,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的家人,就當是替他盡孝了。 ——女友張欣(化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