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析基于“騰訊-麥可思-2011屆大學畢業生流向月度跟蹤調查”10月調查數據。該調查以2011屆大學畢業生為調查對象,從2010年9月開 始,對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實時了解應屆碩士畢業生、本科及高職畢業生的求職與進一步發展計劃。本月調查是從9月26日開始,10月25日結束。 收回獨立IP地址的2011屆大學畢業生有效答卷共20829份,其中碩士畢業生4827份,本科11621份,高職高專3950份。該調查結果代表著被 調查的2011屆大學生人群的狀態。調查方式是掛網調查,無隨機抽樣。數據收集由騰訊教育頻道負責完成,問卷設計、數據分析與解讀由麥可思(MyCOS) 負責完成。
薪資分析
京津地區2009屆本科畢業生找工作時月收入期待底線為2330元,高于全國2009屆本科生這一指標(2073元)257元;其畢業半年后實際月收入達到2677元,高于全國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2369元)308元。其中就業的本科畢業生中有41%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22%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京津地區2009屆畢業半年后仍留在京津地區就業的本科畢業生求職時的月收入期待底線為2341元,半年后實際月收入為2682元;去往京津以外地區就業的畢業生月收入期待底線為2307元,其實際月收入為2663元。
專業對口率
京津地區2009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工作與專業對口的比率為65%,低于全國2009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專業對口率(67%)2個百分點。有過實習經歷的本科畢業生半年后的專業對口率為66%,略高于沒有實習經歷的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64%)。
京津地區2009屆畢業半年后留在京津地區就業的本科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為62%,低于去京津以外地區就業的畢業生專業對口率(70%)較多,有更多的畢業生為了留在京津地區就業,從事專業不對口的工作。
就業流向
京津地區2009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量最大的職業主要是文職人員、行政秘書和行政助理、會計。在就業量最多的前20個職業中,月收入最高的依次為口譯員和翻譯員(3769元)、出納員(3375元)、電子工程師(3251元)。就業量最大的行業是各級黨政機關、儲蓄信用中介、小學和中學教育。在就業量最大的前10個行業中,月收入最高的是儲蓄信用中介(3365元)和廣播電視業(3279元)。
京津地區2009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有35%的人在民營企業/個體就業,其月收入為2438元;有29%的畢業生在國有企業就業,其月收入為2928元;有18%的人在政府機構/科研事業單位就業,其月收入為2554元;有15%的畢業生在中外合資/外資/獨資用人單位就業,其月收入最高,為2976元。
京津地區2009屆本科畢業生有25%的畢業生在3001人以上的大型用人單位就業,其月收入最高,為3256元;有21%的人在50人以下的用人單位就業,其月收入最低,為2290元。
京津地區2009屆本科畢業生最主要的求職成功信息渠道為通過朋友和親戚得到招聘信息(21%)和通過專業求職網站(19%)。“大學組織的招聘會”(69%)是京津地區2009屆本科畢業生接受的最主要的求職服務,但接受過此項求職服務的人中有31%認為該項服務沒有幫助。
京津地區200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求職費用為1075元,每收到一個工作邀請需投出的求職份數平均為17份,明顯高于全國2009屆本科畢業生同項指標(12份)。其中,畢業后仍留在京津地區就業的畢業生群體其平均求職費用為969元,每收到一個工作邀請需投出的求職份數為19份,遠高于離開讀書所在地去京津以外地區就業的畢業生平均求職份數(13份),但這部分畢業生平均求職費用更高,為1300元。
基本發現
騰訊-麥可思調查顯示,截至10月25日,2011屆碩士畢業生平均簽約月薪為4160元,2011屆本科畢業生平均簽約月薪為2514元,2011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平均簽約月薪為2077元。當前呈現出學歷層次越高,畢業生的平均簽約月薪越高的特點;并且其差距明顯,注意到較早簽約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力較強,薪資可能高于同類平均水平。
從專業來看,當前簽約月薪最高的碩士畢業生專業類為電子信息科學類(5373元),簽約月薪最高的本科專業類為能源動力類(3027元),高職高專則為語言文化類(2322元)。
電信及電子信息服務業是2011屆碩士畢業生和本科畢業生簽約月薪最高的行業類,分別平均簽約月薪為5794元、2784元,高職高專則為建筑業(2351元)。
2011屆大學畢業生與外企、國企的簽約月薪相對較高。各種雇主類型中,簽約于“中外合資/外資/獨資”的2011屆碩士畢業生和本科畢業生當前簽約月薪最高,分別為5473元、2917元;其次均為“國有企業”,碩士畢業生和本科畢業生簽約月薪分別為4264元、2599元。對于2011屆高職高專畢業生而言,簽約月薪最高的為“國有企業”(2205元),其次是“中外合資/外資/獨資”(2190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