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制延長至四年 嚴控在職博士比例 博士論文全部盲評
人民大學19項改革“純化”博士生教育
中國人民大學綜合改革首個子項——《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若干要點》近日正式發布,此次提出的19項綜合改革配套制度涵蓋人才選拔、人才培養、學位論文質量保障、導師遴選與考核等內容。據了解,“學術本位、豐厚底蘊”,是此次人民大學改革的著眼點。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求介紹,該校將在部分學院試點的基礎上,擴大實施“申請審核制”,改革“初始統考”過分注重分數的弊端,突出對考生的學術水平、品德及專業發展潛力的考核。
“申請審核制”要求考生在申請時提交已有科研成果和科研計劃書,由學院和導師組對申請考生提交的材料進行集體審核評議,通過審核的考生方可進入復試階段,復試階段將進行綜合考試,內容一般包含外語水平、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三方面,考核形式由學院自行確定。
吳曉求表示,選拔方式不搞“一刀切”,是否參與此項改革由學院自行決定,改革的目的在于下放博士生招生權力,突出學院和導師在博士生錄取工作中的學術評價自主權。
為了突出博士生教育的科研導向,自2015年起,人民大學將嚴格控制在職博士生錄取比例,除高校教師、科研單位研究人員之外的在職人員,占全校博士生的錄取比例控制在10%以下。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是,從2016年起,人民大學博士學習基本學制從3年延長至4年。吳曉求表示,這并不僅僅是延長一年時間,而是強化過程管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舉措。“提升國際性是四年制改革的核心環節之一,鼓勵和支持博士生在學期間出國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學習或聯合培養,開闊博士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國家急需的國際化水準的高端人才。”
“博士點學科專業主文獻制度”是人大在博士生培養方面的重大創新,它以各博士點學科專業為基礎平臺,由責任教授牽頭,整合學科全體教師的學術力量,對代表學科發展脈絡和發展前沿的經典文獻進行科學歸納和總結,并由此建立精品文獻集。
吳曉求表示,改革方案也對博士論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博士論文全部實行匿名評審、匿名評審淘汰率達到5%的基礎上,學校今年將實行博士論文預答辯制。預答辯在正式答辯前半年進行,預答辯專家小組全面審查博士學位論文撰寫和研究情況,并提出相應修改建議,為正式答辯奠定基礎。預答辯未通過的論文不能進入正式答辯。同時,改革方案明確對抽檢存在問題的博士學位論文,學院主要領導應對學位論文指導教師進行約談,并應盡快采取措施,督促學生修改并完善。如果連續2年被約談,指導教師將被取消招生資格。
吳曉求表示,此次改革將通過突出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科研導向,切實發揮各項制度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分水嶺和淘汰作用,引導博士生潛心致學,提升博士生培養質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