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參加研究生考試并旁聽課程5年
此次準備在北大和清華旁聽博士課程
59歲考上大學并學習本科課程,連續5次參加研究生考試并旁聽課程5年。昨(8)日,被眾多網友稱為“花甲狀元”的貴州老人李文超來到北京,準備在他心儀已久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旁聽博士課程。想要“活到老學到老”的他,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固定住處。
59歲成“花甲狀元”
68歲的李文超老家在重慶,在貴州工作生活了40多年。他說,他一生最大的喜好就是讀書,最喜歡哲學、文學、文藝理論、建筑工程等。“我出生在貧瘠荒涼的山區,從小就幫家里放牛、砍柴。”李文超說,他始終記著父母的教誨,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李文超說,沒能進入大學學習是他終身的遺憾。2000年底,已經從貴陽鐵路分局退休的李文超得知,國家取消了高考年齡限制,他經過緊張復習,次年便報名參加了高考,并獲得全國高考大齡考生第一名的好成績,被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破格錄取。
4年本科學習后,2005年李文超畢業了,在貴州師范大學一邊旁聽研究生課程一邊考研,卻未能如愿,卻也收獲不小———學完了數十門專業課程。旁聽完研究生課程,李文超說要活到老學到老,決定到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旁聽,“兩所大學一定會包容我這個熱愛知識的人,沒有文憑沒關系,我只想多學習知識。”
最大困難是沒有住處
昨日12時許,68歲的李文超在遠房親戚小李的陪伴下走下火車,他肩背手提3個行李包,擠在出站的人群中。小李說,他們于前日8時搭乘前往北京的火車,在車上度過了30個小時。
到京后,兩人在中國礦業大學附近找到一家便宜的招待所,租了兩個每天30元的床位。隨后又四處租房,卻發現房租太貴,而他只有每月2000元的退休金。
昨晚6時,李文超背著行李站在清華大學寫有“清華園”字樣的門樓下,秋衣外套著一件襯衣。李文超說,他特別希望能在校園里有一張床位,這樣他就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上課了。
為了可以順利旁聽課程,李文超找到了自己在清華大學的小老鄉李祖杰,要來了新聞傳播學院的課程表。據李祖杰介紹,清華的課程是允許他人旁聽的。從今天開始,李文超就會走入課堂開始他的旁聽生活,“我可以買舊教材,抓緊時間讀書,至少先完成3年的博士課程。”
對話
“只要讀書,我就快樂”
新京報:你對讀書、學習的態度非常執著。
李:這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告訴我“知識是法寶”,火燒不去,水沖不去,別人搶不去。
新京報:你現在這個年紀是應該在家里頤養天年的。
李:我今年68歲了,一些我的同齡人已經故去,還有一些人患了老年癡呆,可你看我的腦筋多靈光,讀書讓我的頭腦靈活,心胸開闊。只要讓我讀書,我就快樂無比。
新京報:為什么選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旁聽?
李:這兩所大學有國內最前沿、最尖端的知識,而且學?诒芎,一定會包容我。我不要文憑,只要讓我學習知識就行。
新京報:家里人支持嗎?
李:都非常支持,我的行李都是我愛人幫著裝好的,我很感謝她。
新京報:北京的消費水平相對貴州要高,你在北京怎么生活?
李:我對生活沒什么要求,每天可以到食堂去吃飯,也不外出消費,我還自帶了筆和紙做筆記,F在最難的就是沒有固定的住處,我太想有個學校里的便宜床位了,哪怕是樓梯間、過道都行。
新京報:誰來照顧你?
李:我什么也不怕,我可以照顧好自己。我不想當官發財,對生活沒有欲望,再艱苦都無所畏懼。
新京報:想對年輕人說些什么?
李:并不是有錢人、聰明人才可以讀書,就算你愚鈍、貧窮,照樣可以追求知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記者 安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