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背景
1945年4月至6月,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包括中國解放區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會議簽署了《聯合國憲章》。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上旬,蘇聯紅軍進入中國東北,猛烈攻擊日本關東軍。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營的代表在東京灣美軍軍艦密蘇里號上簽署向同盟國的投降書。至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9月3日,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根據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領50年之久的臺灣以及澎湖列島,由中國收回。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志。
考點三
考研政治預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第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
第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第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