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譯自耶魯大學Stephen C. Stearns教授的文章“Some Modest Advice for Graduate Students”。他是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講座教授,他開設的公開課《進化、生態和行為原理》非常精彩(部分課程已翻譯成中文)。華盛頓大學生物學講座教授Raymond B. Huey說,唯有這篇文章可以與他自己的文章“如何做一個優秀的科學家”(On becoming a better scientist”相提并論。
一、永遠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只要做一點點的“預”,就可以讓你在博士生涯中避免一些滅頂之災。想吐槽就吐槽吧(Be cynical)。假如你的研究計劃行不通,假如某個導師非但對你的研究計劃不予支持,甚至嗤之以鼻。那么,你還是趕緊換一個研究題目為妙。
二、別指望教授來管你
現實中,有些教授會去管你,有些則不會去管你。大部分教授估計想管你,但他們整日都忙得暈頭轉向,不亦樂乎,自己都顧不過來,那有時間去管你呢,愛莫能助。那么,你就得完全靠自己,而且最好習以為常。我這么說有多層含義,其中兩個要點是:
1.你最好盡早確定你到底想做什么題目。學位是你要去拿,而不是教授要去拿,你要你自己去爭取。當然,導師也不會袖手旁觀,導師會給你一些指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幫你解決你在培養程序和經費上的后顧之憂,但是,且記:導師不會手把手地告訴你你的論文如何做。很多事情都取決于你自己。如果你需要導師指導,你就去問導師;這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2.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指導,那你就必須主動地找他/她,別守株待兔。
三、你必須知道你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當你初來咋到,你得在第一年廣泛地閱讀和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你感覺你閱讀的那些文獻,都是狗屎一堆,后來你會品味出原來不是那樣。如果文獻中有些東西你看不懂,不要灰心喪氣,可能那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作者的問題,他/她可能根本就沒有說清楚。
如果某個大權威對你說,你將一無所獲,原因是你沒有去上課,沒有獲得數據,那么,請你勇敢地告訴他/她,你會出成果的。如果他們依舊固執己見,那就跟他/她拜拜。唯有你自己最清楚自己工作的意義,讓他見鬼去吧。
這個階段會讓人有受煎熬、受挫折的感覺,為伊消得人憔悴。但天無絕人之路。你需要冷靜地思考,不斷問問自己:我現在在這里究竟在干啥?要沉得住氣。這個階段對你的個人生涯發展至關重要,同時對出新思想至關重要。此時,你得考慮,究竟什么東西可以構成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這個決定必須由你自己獨立做出,理由有二: 首先,如果你研究的問題是別人給你的,你會感到這個問題是別人要你去做,而不是自己要去做,因而不會捍衛它,不會為之奮斗,直至獲得漂亮的結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