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心理學測試中,有關推理的知識點考查是一大重點。推理主要分為兩大類: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在2016考研心理學復習中,同學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有關演繹推理的三大理論。
一、三段論推理
由兩個假設真實的前提和一個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這兩個前提的結論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但實際上總會出現一些不正確的結論,例如,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C,因此,所有的A都不是C,這個論斷實際上是錯誤的。造成推理錯誤的理論有:
1、氣氛效應理論:伍德沃斯等人認為,在三段論中,前提所使用的邏輯量詞(所有、一些等)產生了一種“氣氛”,使人們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邏輯量詞的結論。
2、換位理論:查普曼等人認為,人們的推理是合乎邏輯的。
3、心理模型理論:約翰遜·萊爾德等人認為推理過程實際上是創建并檢驗心理模型的過程。推理過程中的錯誤是由于人們對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說受工作記憶容量的限制,沒有考慮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二、線性推理
又叫關系推理。認為所給予的兩個前提說明了三個邏輯項之間的可傳遞關系。
休騰洛切爾等人認為,線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復現在人腦中,并按一定的一定的空間系列進行操作,即人們把前提結合成統一的視覺形象,把一些項目按大小想象為自上而下的垂直排列或自左向右的水平排列,這樣三個邏輯項之間的關系就可以從這個空間系列中的相對位置來判定。
克拉克等人認為,線性推理前提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題來表征的。在線性推理時,人們首先把前提轉換成命題形式。
三、條件推理
人們利用條件性命題進行的推理。人們在條件推理中,存在著一種對規則進行證實的傾向。一種觀點認為證實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導致的。沃森的“四卡片選擇任務”說明被試具有“證實傾向”。
進入9月之后,2016考研心理學的復習不能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對知識點事無巨細地背誦了。這一階段,需要關注重點章節,對重要知識點進行有選擇的記憶,這樣才能在常考得分點上實現重點突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