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考試由四門科目組成,考生在復習的時候首先要做到把握好基礎知識點,然后再重點分析,全面突破。教育學原理是教育學考研的核心,不過原理的內容相對龐雜、枯燥,所以考生在復習的時候應以理解為主,然后重點記憶。其中教育與社會發展這一章節是一個重點章節,在考試中會涉及到各種題型,因此2016考研的考生在復習的時候應該將本章的每一個小的知識點都當做一個小的簡答題來準備,在理解、識記的基礎上熟練掌握。今天都教授就帶領大家學習一下關于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
教育獨立論
教育獨立作為一種思潮,在我國萌發于“五四”之前,發展興盛于20世紀20年代,以蔡元培為代表。教育獨立的基本要求可大致歸結為:教育經費獨立;教育行政獨立;教育學術和內容獨立;教育脫離宗教而獨立。
教育萬能論
教育萬能論的歷史,可追溯到古希臘的柏拉圖,以法國18世紀的唯物論者愛爾維修為代表。愛爾維修認為對于人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他的核心思想是否定遺傳因素的作用,認為人非生而有善惡賢愚之別,人是教育和環境的產物,人的性格取決于社會環境和政治制度。
人力資本理論
所謂人力資本,是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資本是相對于物質資本而言的,它是人的資本形態。它體現在人身上,屬于人的一部分,同時它又是未來薪金、收益的源泉。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也是一種生產要素資本,對生產起促進作用,是經濟增長的源泉。
篩選假設理論
篩選假設理論認為,教育是一種表示個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內含于人的未來的生產特征,表明了一個人固有的生產力,從而為雇主識別、選拔不同能力的求職者提供依據,起到篩選作用。篩選理論把受教育程度看成是反映個人能力或未來生產率高低的有效信號。
勞動力市場理論
勞動力市場理論認為,勞動力市場是由兩個不同部分組成的,即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主要勞動力市場提供的工作具有工資高、工作條件好。就業穩定、職業有保障、權利平等、晉升機會多、管理有程序等特點;次要勞動力市場提供的工作則往往是工資低、待遇差、就業不穩定、條件低劣、要求苛刻、晉升機會少的工作。兩個市場之間具有相對的封閉性,它們之間的人員很少相互流動。
考生在復習的時候也不能拘泥于課本,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結合模擬練習題強化自己的記憶,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強化靈活運用能力。且要多關注現實的教育熱點問題,嘗試使用教育學各學科的理論和觀點對其進行分析和判斷,有助于在即在考試中的發揮,靈活地做題。2016考研人,只要你肯努力,對于這些偏重記憶的知識點,一定可以全面掌握,在考場中取得高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