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師范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747天文學綜合
2016年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天文綜合大綱
一、恒星基本概念
考試內容:恒星距離及其測定,天文單位制及其換算,恒星的大小和質量測定,恒星亮度和光度,視星等,絕對星等,輻射星等,累計星等,熱星等和熱改正。
考試要求:
1.掌握基本概念:三角視差,周年視差,以及視差和距離的關系,會用于計算天體距離。
2.掌握天文特有的距離單位:天文單位,光年,秒差距,以及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
3.掌握恒星大小的概念及其測量,理解恒星質量的重要性,掌握基本測定方法。
4.掌握恒星亮度和光度,視星等,絕對星等,輻射星等,累計星等,熱星等和熱改正。會應用有關公式進行計算。
二、恒星的光譜
考試內容:光譜的形成,典型的恒星光譜,由恒星觀測光譜的分析確定恒星的化學元素組成、視向速度、自轉和磁場,黑體輻射,維恩位移定律,恒星的光譜能量分布和輻射曲線,恒星的光譜分類,決定恒星光譜型的主要因素。
1.了解氫原子光譜及其線系,掌握恒星光譜的基本特征。
2.掌握恒星觀測光譜的分析方法,并學會如何從恒星光譜得到恒星的化學組成、速度、自轉、磁場。
3.了解黑體譜和恒星輻射光譜能量分布和輻射曲線,掌握維恩位移定律及其物理意義。
4.掌握色指數、有效溫度、色溫度、亮溫度的概念,了解多色測光方法,了解從恒星的光譜能量分布和輻射曲線得到這些基本物理量的方法。
5.掌握恒星的哈佛光譜分類和Yerkes光譜分類,以及溫度和光度如何決定恒星光譜型。
三、天文觀測方法
考試內容:電磁輻射的大氣窗口,地面光學望遠鏡結構,不同光學望遠鏡的類型和優缺點,光學望遠鏡參數(口徑,相對口徑,分辨角,極限星等,放大率,視場),光學分光儀器和輻射探測器,主動光學和自適應光學的概念及其在大型光學望遠鏡的應用;射電望遠鏡特點,射電望遠鏡的靈敏度和分辨率,射電望遠鏡的干涉觀測的重要性,VLBI和綜合孔徑技術對提高射電望遠鏡分辨率的重要性和成就;紅外天文觀測和空間望遠鏡觀測。
1.了解地球大氣對大氣窗口的影響。
2.了解各波段望遠鏡基本參量和特點。
3.了解各波段輻射探測器情況和特點。
4.了解望遠鏡的新成就與新動態。
四、太陽和太陽系
考試內容:太陽的基本參量,太陽的各波段觀測方法和結果,太陽的大氣、內部結構與能源,太陽活動(黑子,日珥和耀斑),太陽和其他恒星的關系以及日地關系,太陽系起源與演化。太陽系主要成員,行星的運動情況。
1.了解太陽的基本參量:半徑,質量,大小,溫度,光度,化學組成以及這些參量的測量方法與結果,理解恒星半徑、質量、光度和溫度常以太陽的參量值為單位。掌握太陽的視星等和絕對星等。
2.了解太陽大氣的分層結構和模型,各參量隨太陽半徑的變化情況。
3.了解太陽的能源和能量由內部向外部的轉移方式。
4.了解太陽的活動:黑子的觀測、規律、周期和機制,日珥和耀斑特點,以及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5.了解太陽系的成員組成: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行星的運動;日食和月食發生的規律,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
6.太陽系探測儀器的基本狀況。
五、天球坐標系和天體視運動
考試內容:星座,四季星空,天體的周日視運動,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天球和天球上的基本點圈,地平坐標系、時角坐標系、赤道坐標系、黃道坐標系,天球坐標系的變換,時間的本質,天文時間的計量系統,地方時、世界時和區時,恒星時與平時的換算,歷法。
1.掌握星座的概念和本質,了解四季星空的不同和產生的原因。
2.了解天體的周日視運動,太陽的周年視運動。
3.掌握天球和天球上的基本點圈。
4.了解常用的天球坐標系:地平坐標系、時角坐標系、赤道坐標系和黃道坐標系的建立、坐標起點和度量以及隨時間和地點變化情況,天球坐標系之間的基本變換,會畫圖說明并計算。
5.了解天文時間的計量系統,地方時、世界時和區時的概念,恒星時與平時的換算。
6.了解歷法中的概念:回歸年,格里歷(公歷,陽歷),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和置閏方法。
六、恒星的形成和演化
考試內容:赫羅圖的概念及其在恒星演化中的重要意義,對各種不同質量的恒星在赫羅圖上的演化路徑和表現形式有所認識,掌握變星測距的方法和雙星測量恒星質量的方法。應用赫羅圖理解密近雙星的演化程,致密星的發現、物理特征和演化意義。
1.掌握赫羅圖的概念,赫羅圖在恒星演化中的重要意義。
2.了解各種不同質量的恒星在赫羅圖上的演化路徑和表現形式的區別,恒星的物理量在演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和變化。
3.掌握變星測距的方法:造父變星測距法和Ia型超新星標準燭光測距法,會應用相關公式進行計算,變星的特性及其在恒星演化中的地位。
4.應用赫羅圖理解密近雙星的演化程。
5.了解白矮星、脈沖星(中子星)和黑洞的基本物理特性,以及它們所代表的不同質量的恒星的演化意義。
七、銀河系和河外星系
考試內容:銀河系基本結構、星族和星團的概念,星際消光和紅化,銀河系自轉曲線及其對測量星系質量的意義,最新的對銀河系各部分觀測結果,暗物質概念。河外星系形態和哈勃分類,星系的距離和質量等物理量的概念,哈勃定律,活動星系的特點,AGN統一模型,星系集團。
1.掌握銀河系基本結構、星族和星團的概念。
2.了解銀河系星云與星際介質以及消光和紅化對觀測的影響,哪些測距方法要進行消光改正。
3.了解最新的對銀河系各部分多波段觀測結果,暗物質概念。
4.掌握河外星系形態的哈勃分類法。
5.掌握星系的距離和質量等物理量的概念,哈勃定律及其意義和應用其測量星系距離。
6.了解活動星系的基本觀測特點,與正常星系的不同表現。
7.了解AGN統一模型和星系的演化。
八、宇宙學
考試內容:大爆炸宇宙學模型,宇宙學的基本觀測事實,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概念,星系和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
1.了解宇宙學原理,大爆炸宇宙模型。
2.了解觀測證據:大尺度上星系的分布,宇宙膨脹,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早期的原初豐度,宇宙的年齡。
3.了解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概念,現代宇宙學參數。
4.在大尺度上,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史。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