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1月14日現場確認的結束,2011年考研報名正式畫上了句號。“雖然最終具體分析數據尚未出來,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考研隊伍更加壯大了!”市研招辦負責人介紹,青島地區考研熱今年繼續升溫,目前通過現場確認后報名人數16799人,比去年增加300余人。漲幅雖然不是很大,但依舊刷新了紀錄。記者調查發現,在今年的考研大軍中90后首
次昂首邁入,此外,越來越多的應屆畢業生選擇考研時更加理性,不再盲從。
90后考生加入考研大軍
記者從海大研招辦獲悉,今年網報人數過萬,而去年為8300多人,之前兩年報名人數一直在減少 。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駐青高校的網報人數都比去年略有增加。
在報名者中,往屆考生及社會考生比例依然較大。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90后將出現在考研考場。1991年出生的海大地理與信息技術專業大四學生張成,就是班里唯一一名90后考生。
見到張成時,他正在海大教學樓6區埋頭苦學。張成告訴記者,他老家是安徽蕪湖,準備報考本校的遙感所。“決定考研是在上高三的時候就定了的。我從小的夢想就是去知名的IT企業做研發工作,但聽很多學長講,此類崗位最低學歷都是要求研究生,本科只能做銷售。”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宿舍全體考研、一個班多數考研的現象不新鮮。如青島大學美術學院水彩班超過一半的學生考研;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系統專業50人,除去10名國防生、5名保研生,5個選擇就業,其余30人全部選擇考研。
應屆生的選擇更加理性
應屆畢業生選擇考研時更加趨于理性。“考研是我人生規劃的一部分。”青大美術學院水彩專業的翟蒙告訴記者,她已經在博遠樓的一間教室堅持學習了快半年了,“每天7時起床,基本上一直待到晚上10時宿舍樓熄燈才回去。”
“我老家是淄博的,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 。上大二時,我就回博山區實驗中學問過,如果想到中學當老師至少需要研究生學歷。早走、晚走都得走的路,還是趁年輕、有條件一次性完成。”
和翟蒙一樣,1989年出生的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技術專業大四學生梁恒告訴記者,自己的考研志向是上海同濟大學的建筑聲學與電聲學專業。選擇這一專業也是自己深思熟慮的,“這個專業就業面比較窄,但如果學扎實了去的單位都是很好的。”
老師建議入學時就做好規劃
考研大軍中 ,各種心態的報名者都有,有為追求文憑而考研的。在他們看來,現在碩士生一抓一大把,說自己是不知名高校的本科生,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也有不少應屆本科畢業生想通過考研逃避就業壓力。這類考生多數比較盲目,沒有明確的考研目標。
“為了工作而工作和為了考研而考研都是不正確的生涯規劃觀。入學時,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所學專業,對未來進行一個5至8年的總體規劃。”青大研招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是否跨校或跨專業,最好到目標院校實地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后決定考研目標。
2011年1月1日至14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yz.chsi.com.cn/)下載打印《準考證》,招生單位不再給考生寄發《準考證》。考生憑下載打印的《 準考證》和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參加初試。
分析
多原因促使考研熱升溫
到底是何種原因加劇了考研熱?對此,一位高校人士分析:首先,擴招使得本科畢業生連續幾年處于一個人數較多的平臺上,給就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其次,由于經濟和社會發展,各行各業都相繼表現出對高素質人才的渴求,產生了“學歷貶值”、“人才高消費”的現象;考生容易受周圍影響產生盲從心理;少數學校盲目追求就業率,鼓勵本科生考研。
此外,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從2009年起,教育部決定開始擴招專業學位碩士。今年,教育部還要求將2011年學術型碩士計劃數做適當調減,用于招收專業學位碩士。海大今年計劃招生2300人,首次增加了脫產的專業學位計劃600個。青大專業學位計劃也從去年的490多個增加到650余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