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 確定主語,調整語序。
英語為主語顯著的語言,主語突出,除省略句以外,一般情況下每個句子都有主語;句法重形合,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別清楚,以免結構混亂,影響句意。
而漢語則是主題顯著的語言,主題突出,主語不突出;句法重意合,指代關系在形式上不明顯。在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語常常可以省略,有時必須省略;有些主語難以一眼看清,需要讀者用心識別。因而在英譯漢過程中,確定主語,調整句序往往是一個需要動腦筋的問題。例如:
(1) 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
這句話按原文的語序,Nightfall (夜幕) 作主語,按原語序照樣翻譯下去,譯文會顯得別扭,不自然。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應選用“他”作主語,因而正確的翻譯是:夜幕降臨時,他離預定的布道地點還有好多英里路。又如:
(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
這句話可譯為:眾所周知,中國在2003 年成功地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原文主語是“2003”,但譯文沒有以“2003”作主語,而以“中國”這一行為主體作主語。用時間作主語是英語中較為常見的現象,這種用法不僅強調了時間的觀念,而且也使句子簡潔、生動。按照西方人的思維模式和英語表達習慣,英語還可以用地點等名詞作主語。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發生過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
在英漢翻譯過程中,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英漢兩種語言的語法結構、行文習慣、思維模式不同。英美人強調客觀,常用物、抽象概念、非人稱it 作主語,讓事物以客觀的口氣呈現出來,使敘述顯得公正、客觀,結構趨于嚴密、緊湊,語氣較為委婉、間接。中國人有“天人合一”的觀點,強調人與自然渾然一體,常用人作主語,主語的思維模式往往是從自我出發來敘述客觀事物,或傾向于描述人的行為或狀態。英漢翻譯時,所確定的主語是否恰當,必須考慮譯文是否符合漢族人民的思維模式。例如:
(3)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 (這位曾使全世界人發出笑聲的人自己卻飽經辛酸。)
(4) It never occurred to her that he was a dishonest man. (她從來沒想到他是個不誠實的人。)
例3 英文用抽象名詞bitterness 作主語,漢語卻用“這位曾使世界人發出笑聲的人”作主語;例4 英文用形式主語it 作主語,漢語用“她”作主語,看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這是中西方思維模式不同的緣故,例4 意思是:這種念頭從來沒有閃過她的腦際。原句當然可以說She has never thought that he is a dishonest man. 但兩相比較,前一句強調“他是個不誠實的人”是客觀事實,字里行間顯露出她對這事感到驚異,后一句只強調了主觀印象。譯文清楚明白地寫出了“她”對“他為人不誠實”這一點的認識。
(二) 突出信息焦點,調整語序。
信息焦點即信息單位的焦點所在,是信息單位內在主重音或調核體現的一個或多個作為信息高峰值的單元。語言現象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其實這遠遠不夠,還要進行交際分析或實義分析,即主述位分析。主位是陳述的對象(或稱話題) ,是談話的出發點,也是讀者從上下文或從語言外的知識得知的內容,表達的是已知信息;述位則是對陳述對象所作的陳述,即對已知事物說了些什么,是交際的中心,敘述的目的,是讀者未知或假定讀者未知的內容,表達的是新信息。通常新信息是句子內容的重點或句子的強調點。由于新信息往往需要比已知信息陳述得更詳細,因此需要用更長、更重的句尾。這種結構是按句尾重心的組織原則組織起來的。但是,英語中有些句子成分后置,并不是因為代表新信息,而是因為太長,太復雜,若不后移就會使句子結構頭重足輕。所以,英漢翻譯要根據不同情況弄清原文句子的信息焦點是什么,原文是通過什么方法來突出這一焦點,而譯文又應以什么方法來突出這一焦點,以達到對等效果。
在英語句子中,信息焦點總是由新信息構成的,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焦點一般出現在句末。例如:
(5) I am painting my room blue.
在一般情況下,blue 應為信息焦點,因此該句可譯為:我在把我的房子刷成藍色。如果上例是回答Are you painting John’s room blue ? 這一問題的話,那么句中的信息焦點就落在my 上,因為這是新信息。所以,譯文也需作相應的調整,以反映信息焦點的變化。那么該句就可譯為:我是在把我自己的房間刷成藍色。
英語突出信息焦點的主要方法有三種:語序調整、強調句型和擬似分裂句。在句子中,信息單位的重要性與其在句中所處的位置有關。若要提高某一詞語在句中的信息價值,辦法之一就是調整語序,將其前置或后移。雖然漢語的次序在信息處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如英語那么重要,但語序調整仍然是突出信息焦點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手段。例如:
(6) This jug is difficult to pour cream out of . (這把壺里很難倒出奶油來。)
(7) Cream is difficult to pour out of this jug. (奶油很難從這把壺里倒出來。)
(8) 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9) Sitting at her desk in deep concentration was my sister Flora. She looked as though she had spent a sleepless night . (全神貫注地坐在桌旁的是我妹妹弗洛拉,她看上去好像是通宵未睡。)
例6將this jug置于句尾,強調這把壺嘴子小,奶油很難倒出來。例7將cream 置于句尾,強調奶油很稠。例8 通過語序調整強調四川人不怕吃辣的東西,貴州人辣了一次后第二次仍不怕辣,湖南人辣的東西不怕,怕就怕在不辣,因為他們對辣東西已習以為常了。在這三個分句中,說話人當然在強調湖南人最不怕吃辣椒。例9 采用倒裝句來調整信息焦點, 設置懸念,使文章更為生動,漢語譯文也采用倒裝句,收到同樣的效果。
強調句型It is. . . that . . . 和擬似分裂句是英語用來突出信息焦點的重要語法手段,可以強調句中不同的成分。英譯漢時,為了突出重點可以適當地調整句型,把原文的信息焦點轉換為漢語的“是. . . . . . 的”等信息價值較高的句子成分。例如:
(10) It was Jane who played Mozart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
(昨晚在晚會上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是珍妮。)
(11) It was Mozart that Jane played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
(珍妮昨晚在晚會上演奏的是莫扎特的作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