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趙國屏日前做客人民網科技頻道訪談時表示,為適應現代生命科學研究,特別是系統生物學等具有高度學科綜合特性的研究的需要,交叉學科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而我國目前這類人才稀缺。他希望研究生招生過程能夠更加靈活,有利于人才的培養,特別是有利于交叉型人才的培養。
趙國屏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項研究工作是利用基因組的方法和系統生物學的理念來研究中醫中藥的機理。為此,他每年都希望能從上海中醫藥大學招到合適的研究生,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他在招生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學中醫的學生往往缺乏分子生物學的基礎,而學分子生物學的學生通常不了解中醫中藥,更沒有興趣研究中醫中藥。所以,報考的人很少,考上的更少。
“我非常想培養這種交叉學科型的人,這是非常有用的。創新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物信息技術發展,都需要學科交叉型的人才。但在目前的招生體制下太困難。”
是什么限制了交叉型研究人才的培養呢?趙國屏說,“現在的研究生招生條件和調劑都比較死板,看來其目的是擔心‘開后門’。”對此,趙國屏很感慨,人們還是在用大學招生的觀念,來思考研究生招生;以看待MBA等“在職研究生”同樣的眼光,來看待做基礎研究的研究生;人們也往往將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研究生培養方法,混同于從事文史哲等文科研究的研究生。如果認識到,研究生是一個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團隊共同進行創新活動這樣一種艱苦創業,在創業中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很多限制自然就成為導師(們)自己的規范,如果賦予導師們更多的自主權,我們就能招到好的學生,也避免招進一些不合適的學生。這方面確實需要進行一些改革,才能更加有利于交叉學科型人才的培養。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