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4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發布了一則公告,內容是有關2015年考研[微博]期間發生在浙江省考場的42例違規行為及其處罰措施。看似是一則公告,但是仔細分析還原這幾種作死的行為和動機及其后面隱含的故事,能給2016考研學子諸多警示。考場就是戰場,殘酷的教訓是最好的教科書。
筆者把這些違規行為歸類為7種,每一種都有相應的處罰措施。最輕的是“取消該科目的考試成績”,最嚴重的是“所報名參加考試的各科、各階段成績無效,暫停參加該項考試1年”。還有第七種行為雖然未構成作弊,但違反了考場規則,同樣被“取消該科目的考試成績”。以下是分析總結后的數據,先從處罰最重的說起。
規定
作死必受罰
仔細研究每個文字,可以發現對不同的作弊行為,都有嚴格的界定,并有相應的處罰。在這42名考生當中,這些考生有作弊的主觀意愿,并且有攜帶或使用作弊設備、材料等行為。如下第1、2、4這三種就屬于嚴重作弊行為。作弊事實已經被認定,這樣的考生當然應該被重罰。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考生占所有違紀人數的(3+17+10)/42=71.4%。
還有第6種錯誤“將試卷、答卷(含答題卡、答題紙等)、草稿紙等考試用紙帶出考場”,屬于情節較輕的作弊行為,相應的處罰也比較輕。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正常情況下,考生怎會把試卷、答卷和草稿紙等考試用紙帶出考場?這個問題,同學們可以自己想一想,就當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做太過也受罰
第3、5類行為的8名考生,嚴格來說可能沒有作弊的動機,之所以被處罰是因為沒有遵守考場規則。特別是第三種,發出信號之前和之后答題,都有可能受罰。根據筆者經驗,一般情況下,開考之前看試卷可以,但是不能動筆。監考老師也基本不會抓人。但是,當結束答題信號響起,監考老師會讓考生立即停止動筆。如若不聽,監考老師肯定會抓你。
結果是什么呢?“取消該科目的考試成績”。事實上,參加過考研的同學應該都有印象,幾乎每個考場都有這種情況。但是,為什么浙江全省抓住的只有4人?一個最可能的原因是,這四名同學在監考老師的反復命令之下,仍然繼續在動筆答題。是可忍孰不可忍!凡事都有限度,監考老師都是過來人,一般不會故意難為考生。但是,行為太過分,如果被巡考老師看到,監考老師也會受處罰。所以,只能抓一些典型。
當然,上述分析也只是筆者的猜測,至于真實情況也許永遠不可能知道。其實也沒有必要知道,事情已經發生,當事人已經受到懲罰。然而,對于后來者特別是2016考研學子,這就是嚴肅的警示。筆者又要做一個合理的猜測。為什么不顧老師的警告?最大的原因是考生想多寫一點或多涂一個選項就多一分成績,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還可以繼續合理推測。題目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你沒做完?這里沒有會不會做的問題,只有有沒有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平時復習過程中沒有進行過時間合理分配和做題策略等方面的實戰訓練。也就是說沒有嚴格按照做真題的要求訓練自己。所謂,平時多流汗,戰場不流血。考研復習必須踏踏實實,來不得虛假和得過且過。
稀里糊涂也受罰
至于犯第5類錯誤的考生,也可能是因為大意,把一些不該帶入的東西帶進了考場或者沒有放到指定位置。參考往年的情況,最有可能是把手機帶進去。最致命的是沒有關機或者是關機后鬧鐘或手機的其他什么聲音響起。按照規定,只要把手機帶進考場,無論有沒有使用有沒有發聲,都一律當做違紀處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這種情況只能怪自己不細心。平時做事稀里糊涂不拘小節,關鍵時刻出問題就該受罰。
當然,這里面有一種情況:考生在進考場的時候,手機沒有檢測出來,自己也忘了。考試過程中也沒有發出聲音,考生沒動過,監考老師也沒發現。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被看做違紀。遇到這種情況,只能恭喜這些考生運氣很好。但是,在這樣一個決定考生命運的關鍵時刻,同學們可不能一直靠運氣。
還有第7種“其他違反考場規則但尚未構成作弊的行為”。也可能是因為一些細節性的東西,但是,考場規則就是這么嚴酷。對某人如果偏袒,就是對其他人的殘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考研不僅僅是考試,而且考的是一個人對規則和公平的態度。
2015考研已經結束,看了本文,你或許后悔,或許慶幸,或許無所謂。不管怎樣,初試已過,還有一場面對面的實戰。通過與老師的交流、對話,你的很多東西都會一覽無余。總結吸取初試的成功經驗和教訓,真誠地、如實的展現自己,你一定會笑到最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