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基本情況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9月1日,廣東2015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4.80%,其中研究生就業率為90.19%,本科生就業率為94.08%,專科生就業率為95.91%。由此,廣東專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已經連續7年高于研究生就業率。
廣深兩地依然是畢業生就業首選
據了解,2015年廣東省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為51.9萬人,比2014年增加4.7萬人,加上外省入粵求職及往年申請暫緩就業的畢業生,共有近80萬高校畢業生在廣東求職,約占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的1/10。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分析,與往年相比,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呈現出比較明顯的特點,其中大中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依然受到畢業生的青睞,近82.02%的畢業生在珠三角地區就業,廣州成為畢業生首選,占就業比例35.45%,深圳、佛山緊隨其后,分別占就業比例15.55%和8.88%。只有近17.98%的畢業生在非珠三角地區就業,其中在外省就業約占5.2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廣東自主創業人數比去年翻番。今年共有3671名應屆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比去年同期增加114%,創業比例為0.74%。其中開展團隊創業890人,個體創業1184人,網絡營銷創業423人,加盟經營創業258人,技術轉化企業創業52人,項目孵化創業12人,創意創業169人。
專科生專業設置與用人單位需求更吻合
為什么專科生的就業率會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呢?據介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業期望值與社會實際需求難以有效對接,是導致就業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相比專科生而言,本科生和研究生多期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工作更輕松的職位。但與此相對應的是用人單位在招聘中更為務實的態度。
以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近幾年的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這與學校契合產業特點,強化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模不無關系。“電子信息產業是深圳的支柱產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堅持契合區域產業發展,以專業群建設為主線,以培育特色與品牌為目標,增強內涵建設動力,培養高質量的優秀人才,契合了區域產業的發展,因此受到不少用人單位的歡迎。”該校招生就業辦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專科(高職)院校會以應用型的培養模式為主,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強,很容易滿足崗位需求;一些本科院校在專業設置上可能就有所欠缺,不適合實際的就業需求。
工學類專科專業更容易獲得就業機會
專科生的就業率不僅僅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專科生與本科生、研究生的薪酬差距也正在逐漸縮小。在今年年初,省教育廳發布的《2014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顯示,2014年廣東畢業生初次就業平均薪酬為2890元/月,較2013年增加239元/月,增幅10.68%。其中,畢業研究生的平均就業薪酬為5147元/月,較2013年增加463元/月,增幅10.80%;本科畢業生的平均就業薪酬為3147元/月,較2013年增加238元/月,增幅9.36%;專科畢業生的漲幅最大,去年平均就業薪酬為2447元/月,較2013年增加222元/月,增幅12.26%。
專科生就業形勢大好。如何選擇一個就業前景良好的專科專業呢?哪些專科專業容易獲得較高的就業機會?據統計,專科就業排名前三的材料與能源大類、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以及水利大類均與工科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專科專業的水利大類在就業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是該專業的平均初次就業薪酬卻不高。據統計,從專科專業的平均月薪看,平均初次就業薪酬最高的是空中乘務專業,為5619元/月;其次是航空電子設備維修,為3838元/月;第三是電氣化鐵道技術,為3691元/月。平均月薪最高的前10個專業中,交通運輸大類占了9個。平均初次就業薪酬最低的專業是中醫學,為1847元/月;其次是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為2057元/月。平均月薪最低的前10個專業中,醫藥衛生大類專業占了4個。
2015年就業率前三位的專業
研究生
專業就業率
工學類92.63%
經濟學類92.24%
管理學類92.24%
本科生
經濟學類95.39%
農學類95.37%
工學類95.28%
專科生
水利大類99.08%
生化與藥品大類98.11%
材料與能源大類98.05%
2015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
教育學類81.48%
藝術學類82.47%
哲學類83.56%
歷史學類76.12%
法學類90.54%
哲學類91.71%
法律大類85.02%
藝術設計傳媒大類93.59%
文化教育大類93.84%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