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830機械原理與設計
A.機械原理部分
一、復習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機械原理的基本思想,掌握機構學、機械運動學和動力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考生初步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擬定機械運動方案、分析和設計機械的能力。
二、主要復習內容:
(一)緒論
1)、明確機構、機器、機械的定義;
2)、了解學習本課程的目的和方法。
(二)機構的機構分析
1)掌握構件、運動副、約束、自由及運動鏈等概念
2)能正確計算平面機構的自由度,并判斷其是否具有確定相對運動;
3)熟練掌握自由度計算中的特殊情況(局部自由度、復合鉸鏈、虛約束等);
4)熟練掌握運用平面機構高副低代的方法和必須滿足的條件。
(三)機構的運動分析
1)正確理解瞬心的概念,并能用“三心定理”確定一般平面機構各瞬心的位置;
2)熟練運用瞬心法對簡單機構進行速度分析;
3)熟練掌握用矢量圖解法對簡單機構進行運動分析。
(四)平面機構的力分析
1)明確運動副中的摩擦;
2)熟練掌握考慮摩擦時機構的受力分析*;
(五)機械效率和自鎖
1)了解機械的效率;
2)了解機械的自鎖。
(六)機械的平衡
1)熟練掌握剛性轉子的平衡計算;
2)了解平面機構的平衡。
(七)機械的運轉及其速度波動的調節
1)了解機械的運動方程式及其求解;
2)重點掌握機械的運轉及機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動原因及其調節方法;
3)了解機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動及其調節。
(八)平面機構連桿機構
1)熟練掌握常見曲柄存在條件,按K設計四桿機構;
2)掌握四桿機構的基本概念,熟練掌握極位夾角、壓力角、傳動角、死點的概念;
3)熟練掌握剛化反轉法原理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九)凸輪機構及其設計
1)了解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用;
2)了解推桿常見的基本運動規律的性質、及推桿運動規律的選擇;
3)熟練掌握盤形凸輪機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尺寸及其相互關系;
4)熟練掌握偏置盤形凸輪廓線的設計原理、方法;
5)凸輪設計的注意事項。
(十)齒輪機構
1)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應用“漸開線、正確嚙合條件、重合度、齒輪加工”;
2)熟練掌握直齒輪、斜齒輪、蝸輪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及作圖分析;
(十一)齒輪系及其設計
1)熟練掌握復合輪系的分解與傳動比計算;
(十二)其它常用機構
1)了解三種常用機構的基本概念、運動特性、應用場合;
2)熟練掌握槽輪的設計與計算;
B.機械設計部分
要求考生熟悉通用機械零件的基本知識,掌握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原理、方法和機械設計的一般規律,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設計通用零件和簡單機械的能力。
1、緒論
(1)了解課程的內容、性質與任務。
(2)掌握有關的基本概念。
2、機械零件的強度
(1)掌握疲勞彎曲線及極限應力曲線的意義及用途,能從材料的幾個基本機械性能(σB、σs、σ-1、σ0)及零件的幾何特性,繪制零件的極限應力線圖。
(2)掌握單向變應力時的強度計算方法 a)r=常數;b)σm=常數;c)σmin=常數。了解應力等效轉化的概念。
(3)了解疲勞損傷累積假說(Miner法則)的意義及其應用方法。
(4)掌握教材中有關線圖及數表的查詢方法。
3、螺紋連接和螺旋傳動
(1)掌握螺紋及螺紋聯接件的類型、特性、標準、結構、應用場合及有關的防松方法。
(2)能正確進行螺栓組的受力分析并進行螺栓尺寸的計算及類型、規格的選用。
(3)在受拉伸載荷或受傾覆力矩的緊螺栓聯接中,能用螺栓聯接的受力變形線圖分析說明降低螺栓剛度、增大被聯接件剛度及增大預緊力可以提高螺栓抗疲勞能力。
(4)了解鍵聯接的類型及應用特點,掌握鍵的主要類型及尺寸的選擇方法。
(5)了解花鍵聯接的類型、特點及應用。
4、帶傳動
(1)了解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應用場合。
(2)掌握帶傳動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彈性滑動及打滑等基本理論,帶傳動的失效形式及設計準則。
(3)熟悉帶的應力計算及其變化規律。
(4)掌握帶傳動的參數選擇。
(5)熟悉帶傳動的張緊方法及措施。
5、鏈傳動
(1)了解鏈傳動的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掌握鏈傳動的“多邊形效應”即鏈傳動的運動不均勻性及動載荷是怎樣產生的,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齒數、節距、轉速)減小鏈傳動的運動不均勻性及動載荷。
(2)能分析滾子鏈傳動發生跳齒、脫鏈的主要原因。
(3)掌握鏈傳動的安裝布置和張緊。
(4)了解滾子鏈傳動的設計計算方法。
6、齒輪傳動
(1)熟悉齒輪傳動的特點及應用,掌握不同條件下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設計準則、強度計算方法。
(2)注意搞清在齒輪計算公式中KA、Kβ、Kα、KV、Ysa、YFa、Φd等系數的基本含義和選取原則,掌握減小Kβ、KV的措施。
(3)直齒輪傳動、斜齒輪傳動、錐齒輪傳動在受力分析(各分力的大小、方向)和強度計算方面的異、同之處。
(4)了解齒輪傳動中有關參數(m、Z、a、b、β)等對齒輪傳動強度的影響。
7、蝸桿傳動
(1)了解蝸桿傳動的特點及失效形式;正確選用蝸桿、蝸輪的材料,如何確定許用應力。
(2)掌握蝸桿傳動的力分析(各分力的大小、方向)。
(3)熟悉閉式蝸桿傳動熱平衡計算。
(4)掌握蝸桿頭數z1、導程角γ、直徑系數q等參數的選取。
8、滑動軸承
(1)了解滑動軸承的特點和應用場合。
(2)掌握不完全液體滑動軸承的設計準則及設計方法。
(3)了解流體動力潤滑徑向滑動軸承的工作原理,掌握流體動力潤滑的基本方程及分析形成流體動壓油膜的必要條件。
(4)熟悉液體動力潤滑徑向滑動軸承的相關參數()的基本含義及其變化對承載能力的影響。
(5)熟悉滑動軸承熱平衡計算。
9、滾動軸承
(1)熟悉滾動軸承的主要類型、性能特點及代號,并能根據應用條件正確選擇軸承的類別。
(2)掌握滾動軸承的有關參數(L10、C、C0、p)的基本含義。
(3)掌握滾動軸承壽命計算的方法和步驟,重點是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的徑向載荷Fr、軸向載荷Fa的計算和軸承壽命計算。
(4)掌握滾動軸承裝置的設計(包括考慮軸承的固定、調整、預緊、潤滑、密封、裝拆等)。
10、聯軸器和離合器
(1)了解常用聯軸器和離合器的主要類型、結構特點和用途。
(2)掌握常用聯軸器正確選擇和計算方法。
(3)掌握常用離合器的正確選擇。
11、軸
(1)了解轉軸、心軸和傳動軸的載荷和應力的特點。
(2)熟悉和正確進行軸的結構設計方法(軸上零件的軸向和周向定位方法);對錯誤的結構設計能進行辨別和改正。
(3)掌握軸的三種強度計算方法,分清各自的計算特點和適用場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