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外建筑史》考試大綱
適用專業名稱: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建筑學方向
|
|
科目代碼及名稱
|
考試大綱
|
820中外建筑史
|
一、 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對中外建筑史主要內容:中國木構架體系的構成,中國古典建筑結構、設計手法及代表實例,西方古典建筑(19世紀前)類型、結構、設計手法及代表實例,現代主義建筑及其理論,現當代建筑師及其設計等的了解情況。要求考生準確掌握建筑構件、結構做法及設計手法,掌握各歷史時期的主要設計理論,能運用其分析典型建筑實例,并從建筑美學、哲學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論證。此外,對于典型建筑、結構和構件,考生應能繪制其平、立、剖面及細部圖示。
二、 試卷結構(滿分150分)
內容比例:
中國木構架體系的構成 約30分
中國古典建筑及代表實例 約40分
西方古典建筑(19世紀前)及代表實例 約15分
現代主義建筑及其理論 約35分
現當代建筑師及其設計 約25分
擴展部分 約5分
題型比例:
客觀題 約70分
1.填空題 約20分
2.繪圖題 約50分
主觀題 約80分
1. 簡答題 約30分
2. 論述題 約5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中國木構架體系的構成
考試內容
宋式及清式木構架做法,結構及非結構構件的名稱、位置、形式和特征。
考試要求
1. 了解構件名稱及其特征,區分其建筑時期,并能以語言或圖示描述。
2. 掌握各歷史時期典型建筑的主要結構做法,并能以語言或圖示描述。
3. 繪制典型構件和結構體系的立面、剖面或三向視圖。
(二)中國古典建筑及代表實例
考試內容
宮殿、壇廟、宗教、民居建筑;私家園林與皇家園林的典型實例及主要設計手法。
考試要求
1. 掌握各類型建筑的典型實例,了解園林設計的主要內容,論述、分析其設計手法及其思想。
2. 綜合運用建筑設計及美學、哲學理論,對各時期、各類型的建筑進行對比分析。
(三) 西方古典建筑(19世紀前)及代表實例
考試內容
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建筑的典型實例及主要結構、設計手法。
考試要求
1. 掌握各歷史時期的主要代表建筑及其具體設計手法。
2. 掌握各歷史時期的主要建筑結構,了解對應構件名稱及其特征,并能以語言或圖示描述。
3. 繪制典型建筑和構件的平面、立面或軸側視圖。
(四)現代主義建筑及其理論
考試內容
現代主義建筑的主要理論及特征,現代主義建筑師及其代表作品。
考試要求
1. 了解現代主義建筑的特征及各時期的主要理論。
2. 掌握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勒·柯布西耶,賴特的主要代表作品,分析其具體設計手法及相關理論。
3. 繪制代表性建筑的平面圖。
(五)現當代建筑師及其設計
考試內容
有代表性的現當代建筑師及其主要設計作品及理論。
考試要求
1. 了解安藤忠雄、弗蘭克·蓋里、扎哈等建筑師,理解其主要設計理論。
2. 綜合運用建筑設計及美學、哲學理論對建筑作品進行分析。
(六)擴展部分
考試內容
中國近代建筑師及其主要作品。后現代主義建筑師及其代表作品。
考試要求
1. 了解中國近代(1949年前)有代表性的建筑師及其主要作品概況。
2. 了解文丘里、摩爾、菲利普·約翰遜等后現代主義建筑師及其理論,運用其分析代表作品。
參考書目:
《中國建筑史》(第六版) 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 陳志華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2版)》羅小未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