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考研參考書目
020101政治經濟學 經濟理論綜合——西方宏觀經濟理論;西方微觀經濟理論;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學派。政治經濟學一般理論;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微觀基礎和宏觀運行;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政府職能和宏觀調控)
1.吳樹青顧問,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主編《政治經濟學》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2.梁小民,《西方經濟學教程》修訂版,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020200應用經濟學 應用經濟綜合——宏觀經濟學基本理論,宏觀經濟政策與宏觀經濟調控;區域經濟學基本理論,西方主要區位理論, 城鎮化與區域經濟發展,我國區域經濟政策與實踐;產業經濟學基本理論,產業結構理論與應用,產業關聯理論與應用,產業政策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1.許純禎,《西方經濟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石奇,《產業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高洪深,《區域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030200政治學(方向1、方向2、方向3) 政治學理論——政治學的研究對象、國家與階級、國家的歷史類型及其更替、國家形式、國家機構、國家與民族、國家與宗教、政黨和政黨制度、政治團體、政治文化、政治發展、中國的政治文明、國際政治;西方歷史上從古希臘到19世紀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國家、組織國家、管理國家的思想。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及基本原則,列寧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蘇聯及各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國革命和建設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當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當代社會主義的主要流派等。 1. 王惠巖,《政治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高放、李景治、蒲國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中共黨史(方向4) 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主要是通過對考生黨的學說歷史沿革、黨的建設理論體系、黨的建設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等基礎理論的考核,考察考生的黨建理論素養、理論功底、綜合分析問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是否具有黨建研究的潛質。 中國共產黨歷史——通過對考生黨的歷史發展進程、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決策、重大運動、重要會議以及專題性研究等問題的考核,考察考生黨史知識的系統性、整體性和準確性,以及歷史素養、分析綜合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 1.盧先福趙云獻,《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史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7月重印; 2.洪向華,《新時期黨的建設與黨建理論》,紅旗出版社,2012年8月版; 3.蓋軍、柳建輝,《新編中共黨史簡明教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年7月版。 030500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4.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
120401行政管理 政治學——主要考察考生對于政治學科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準確把握,并運用專業知識去分析、研究、解決專業問題和現實熱點問題的能力。考察考生對于政治學科和現實熱點問題的關注程度、價值判斷和表達邏輯,所具備的理論素養和專業功底。 行政管理學——主要考察考生對這門專業課的基本概念的準確把握、對基本原理的準確理解和正確運用,以及運用這門專業知識認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考察考生的專業素養和理論功底,由此確定考生是否具備進一步學習深造的潛質。
1.王浦劬,《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夏書章,《行政管理學》,中山大學出版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