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設計創作(6小時快題)》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507)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專業設計創作(6小時快題)》科目考試為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設計學科組織的自主命題專業考試科目之一,其評價標準是設計及相關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良好的專業理論知識水準,并有利于學院在專業上擇優選拔。
考試對象為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生。
二.考試的學科范圍:
應考范圍包括:環境藝術設計、數碼藝術設計。
考查要點詳見本綱第二部分:考試樣題參見本綱第三部分。
三.評價目標
《專業設計創作(6小時快題)》考試著重在考查其考生環境與數碼藝術設計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運用各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解決環境與數碼藝術中設計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生應能:
1.準確地理解環境與數碼藝術設計題目的性質、規模與特點,并具備獨立圍繞設計課題展開設計構思的能力。所做環境與數碼藝術設計要有新穎、獨持的構思立意,要求設計定位準確;
2.基本掌握環境與數碼藝術設計的原理與方法,了解其設計的原則、要求與程序,以及與其相關專業配合的知識。把握其環境與數碼藝術設計的原理與手法,并能運用環境與數碼藝術等設計要素來創造良好及具有藝術性的環境與數碼藝術設計作品來;
3.能夠正確運用的設計制圖與表現方式進行設計;
4.準確、恰當地運用所學環境與數碼藝術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結合具體設計課題寫出簡明扼要、文字通順、層次清楚,合乎邏輯的設計說明。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均
l.考試方式:專業設計創作(6小時快題)
2.答題時間:6小時(含午餐時間)
3.各部分內容的考查比例(滿分為150分)
⑴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①構思立意與設計定位:15%;
②功能安排與空間布置:20%;
③內外環境的裝飾設計:30%;
④圖面表現與文字表達:25%;
⑤尺寸、標高、材料與作法的標注及色標、燈具的確立:10%;
⑵數碼藝術設計方向
①構思立意與設計定位:20%;
②角色或造型準確優美:30%;
③動態腳本邏輯通暢合理:10%;
④圖面表現與文字表達:40%;
4.題型比例:現場快題設計:100%。
第二部分考查要點
一.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1.構思立意與設計定位:
主要考核考生對設計考題的認識與理解,以及由此展開設計構思創意的能力。由于所考題目為城市及建筑內外環境設計,而不同的建筑及城市環境,因其所處城市地域、服務對象的不同而出現差異,因此其設計定位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建筑內外環境的構思設計,為此通過對考生設計定位把握的考查,即可了解考生在具有專業設計的能力之外,對社會、市場等知識了解的寬廣程度,以考查學生面對未采是否具有更大的設計發展潛力。
2.功能安排與空間布置:
以上兩項是對考生城市及建筑內外環境設計總體功能的安排及具體空間詳細布置設計能力的考核。從室內環境設計來看,即包括對室內平面的空間功能布置設計,同時也包括對室內立面及頂面的空間與功能布置設計能力的展現。從城市環境設計來看,即包括對城市環境場地的平面空間功能布置設計、豎向立面設計及環境場地中建筑小品與公共設施的造型設計等。
3.內外環境的裝飾設計:
內外環境的裝飾設計著重考查考生在建筑設計的基礎上,對城市及建筑內外環境各個界面(包括頂界面、墻界面、底界面與柱子、門窗等),與室外空間環境場地的更進一步的細化設計能力;其裝飾設計包括對考生室內及城市環境設計整體風格的把握能力、裝飾造型、色彩、照明、陳設、綠化、傳達設計與設備、技術、材料與安全防護措施及裝飾施工等設計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在具體設計中的應用水平與設計能力。
4.圖面表現與文字表達:
由于城市及建筑內外環境設計屬于現代藝術設計,因此對考生設計圖面表現水平要求更高,而這種水平的考查,即可通過考生的專業設計效果表現與專業制圖水平,以及整個設計圖紙中設計圖形與版式的整體計劃能力三個方面來了解;而文字表達則著重考核考生設計說明的撰寫水平與文化素質。
5.尺寸、標高、材料與作法的標注及細部的處理:
此項重在考核考生是否會按照國家頒布的建筑設計制圖標準繪制建筑室內及城市環境設計圖紙的能力,以及考生對建筑室內及城市環境中的裝飾材料、裝修作法掌握程度的了解,最后,在綜合分析考生對以上評分標準把握的基礎上,對考生進行專業設計考試成績的評定。
二.數碼藝術設計方向
考試的總體要求是考察學生對數字媒體藝術的基本認識,以及對動態數字媒體藝術創作與設計的創意能力、設計能力和視覺表達能力。
主要考核考生對選題的理解、分析,以及由此展開設計構思創意的能力。
2.角色或造型準確優美:
主要考核考生對藝術形態的設計能力。其中包括藝術形態的造型特征、語言、色彩和風格。
3.動態腳本邏輯通暢合理:
主要考核考生對數字媒體藝術中敘事性的把控能力,以及對信息解構、結構與再設計的能力。
主要考核考生徒手繪圖進行視覺表達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和文案撰寫的能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