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857)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社會調查方法是我校所有社會學專業碩士生必考的專業基礎課。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生能達到的水平,主要考察社會調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式與基本方法,同時注意對實踐性內容和基本統計分析方法的考察。要求考生:
1、掌握社會調查方法的基礎知識;
2、熟悉社會調查的各個主要環節,具備研究設計、資料收集和分析、調查報告撰寫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能正確進行基本的社會統計分析。
考試對象為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生。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答題時間:180分鐘
3、各部分內容的考查比例:社會調查方法基礎知識50%
社會調查方法實踐內容25%
社會統計分析方法25%
4、題型比例:名詞解釋約15%
判斷說明約20%
簡答題約20%
設計題約20%
統計題約25%
第二部分考察要點
一、社會調查概述
1、社會調查的概念與特征
2、社會調查與社會研究的關系
3、社會調查的作用
4、應用于不同領域的社會調查類型
5、社會調查的基本題材
6、普遍調查的概念與特點
7、抽樣調查的概念與特點
8、傳統調查與現代調查的差別
9、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
二、選擇調查課題
1、選題對社會調查所具有的意義
2、選題的標準及其相互聯系
3、選題的幾種主要方式及具體做法
4、課題明確化的含義及其在調查中的地位
三、調查設計
1、不同調查目的的調查設計概念
2、分析單位的概念、主要類型、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兩種錯誤
3、橫向調查與縱向調查的概念、特點及比較
4、調查具體方案的設計中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四、抽樣
1、抽樣的概念及基本術語
2、抽樣的意義
3、抽樣的主要類型
4、概率抽樣的基本原理
5、抽樣的基本步驟
6、幾種主要概率抽樣方法的操作方法、基本特點及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7、幾種主要非概率抽樣方法的做法、特點
8、如何根據公式計算樣本規模,實際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9、哪些因素與樣本規模的確定有關
10、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之間的關系如何
五、測量
1、測量的概念與基本要素
2、社會測量的特殊性
3、測量的四種層次及其特征
4、量表的作用及李克特量表的設計方法
5、測量的信度與效度概念、類型
6、概念、變量、指標及其相互關系
7、操作化的含義、作用及其實際運用
六、問卷設計
1、問卷的概念及其結構
2、封面信的主要內容
3、問卷設計三大基本原則的內容及其意義
4、問卷設計的具體步驟
5、各種形式的問題及答案的實際設計方法
6、表達問題的語言及提問方式方面的幾條常用規則
7、確定問題數量和問題順序的方法
8、問卷設計中有那些常見錯誤
9、高質量問卷有哪幾條標準
10、提高問卷設計質量的方法
七、資料收集
1、調查資料收集方法的類型
2、自填問卷法與結構訪問法的特點比較
3、如何進行個別發送、郵寄填答和集中填答,三種自填問卷方式的優劣比較
4、當面訪問與電話訪問的做法、特點及優劣比較
5、在調查資料收集過程中還應注意哪幾點
6、調查員的條件及培訓方法
八、資料處理
1、資料審核的內容與方法
2、資料復查的方法
3、問卷編碼的含義與作用
4、數據清理工作的幾種主要方式的含義
九、單變量分析
1、頻率分布與頻數分布的含義
2、集中量數與離散量數的含義、類型及聯系
3、平均數、標準差、離散系數的計算方法
4、區間估計的含義及計算方法
5、總體均值與總體百分比的假設檢驗方法
十、雙變量分析
1、相關關系的概念、方向、強度
2、因果關系的概念及判定條件
3、交互分類的意義及作用
4、消減誤差比例的含義
5、不同層次的變量間關系所對應的相關系數
6、對相關關系的檢驗
十一、多變量分析
1、詳析分析
2、偏相關分析
3、線性回歸分析
4、Logistic回歸分析
十二、SPSS基本應用
針對第九、第十、第十一部分內容,能閱讀SPSS處理的數據結果,并能進行相應分析
十三、撰寫調查報告
1、各種不同的調查報告類型及其特點
2、調查報告的撰寫步驟
3、普通調查報告的結構
4、調查報告標題的類型與特點
5、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結構
6、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導言部分通常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
7、如何選擇所評論的文獻
8、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方法部分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
9、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結果部分應注意哪兩個方面的問題
10、調查報告的行文應注意什么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